鲁迅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复制链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斑主放行,第三部分因数据库错误发不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初学上网,首次发帖,一篇文章弄成了前不支持不知道的三大块,自己看着 都费劲,还请各位兄台各位大侠多多包涵则个。文章题目算是“用典”,年青朋友看了可能不知所云,而45岁以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初学上网,首次发帖,一篇文章弄成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三大块,自己看着 都费劲,还请各位兄台各位大侠多多包涵则个。文章题目算是“用典”,年青朋友看了可能不知所云,而45岁以上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咋回事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longm 该用户已被删除
mlongm 发表于 2014-4-24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文章好长 存起来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光临。外出了两天,迟复为歉,还请先生不吝赐教!!文章是长了些,聊当催眠药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胆狂徒,一派胡言乱语!!”文章写到这里,恐怕早就有人按捺不住满腔怒火,捶胸挽 袖,作口诛笔伐之状了。不过,先生们请稍安勿噪。要讲拍砖头、扣帽子、糊大字报,在下肯定不是诸位的对手,我们的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让事实发言,让证据说话。下面,我们就采取那种最原始最笨拙的方法,将鲁迅与梁启超作一对照阅读,看看鲁迅究竟是如何跟在梁启超后面亦步亦趋,是如何炒梁任公之冷饭的。
  1、关于“看客”
  鲁迅: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群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终于把全文发出来了,感谢斑主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鲁迅,是一个虚假的神像,鲁迅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文化泡沫和学手术泡沫!!
  互联网上的鲁学家教训别人时,常用到一句口头禅:“你也配评论鲁迅??!!先回家读几遍鲁迅的书再来吧!!”说句实话,老鲁的书,我读过 不止几遍。四十多年前上中学,被逼着读他的书,近十年来,出于反感他老人家而特意硬着头皮读他的书。每读一遍,就越发读出他老人家的浅薄。
  拾梁启超之牙慧,炒梁任公之冷饭,仅仅是老鲁浅薄的表象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台风天海角树 发表于 2014-4-24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临汾
顶一下,无话可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ofacJ8 发表于 2014-4-24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韩国
请问鲁迅有什么思想??
  鲁迅就一骂街的泼妇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谢谢楼上朋友的点评,还望多交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鸠占鹊巢,梁冠鲁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鸠占鹊巢,梁冠鲁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之隐者 发表于 2014-4-2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断章取义而已!!只见一些反鲁之人,那着鲁迅的只言片语,攻击鲁迅。而许多人根本就没看过几篇鲁迅写的文章。
  见上面有人提到鲁迅的这篇文章。
  有种把它全文发上来,给大家做个全篇解读。
  不过却居然把这篇文章里最重要的词“敲门砖”给有意漏掉了。
  
  呵呵,历史真是有趣,不过又演了个轮回。里,就享有特权的有孔后裔对当时的戏剧《子见南子》的反对;今天,当电影“孔子”上演的时候,孔后裔们又反对了。
  
  鲁迅说的,实在不是历史,而是现实。
  楼主别在凭只言片语,歪曲诋毁鲁迅了。
  把《在现代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之隐者 发表于 2014-4-24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楼主和那些帮腔的,也不用费劲心机从鲁迅文章中,找出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片段,鲁迅写的大多都是杂文,并不算长。当时大多都是在报上发表的。不很长的。
  
  呵呵,断章取义,未免居心叵测。有本事发全文。让这么多的没看过几篇鲁迅文章的,也长长见识。
  就从《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篇开始好了,我看见上面有人拿这篇里的片段作为攻击鲁迅的例证。
  
  上全文,让中国的大众也好知道《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里“敲门砖”这个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4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请问楼上的,本楼主在什么地方“拿着鲁迅的只言片语攻击鲁迅”了??
  中国有一个“被伟大”、“被深刻”、“被爱国”的历史人物,那就是鲁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郁離 发表于 2014-4-2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郁離 发表于 2014-4-25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誰的規定??您的??我不認可。
  
  知道百科全書派嗎??
  
  您先把常識學明白了,再去批判偉人,以博出位好了。
  
  謝謝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庶几耳 该用户已被删除
庶几耳 发表于 2014-4-25 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俄罗斯
但凡一个人提笔写文章,总是要表达对于某种事物的看法,提出某个思辨命题,所以凡著文者皆可称为思想者;如果他经常写文章,并且有一定名气的话,便可称之为思想家了,思想家“门槛”并不是很高。
  -------------------------------------------
  一派胡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诗人小郑 发表于 2014-4-25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要做我自己的梁启超
    
    秋一点一点的来了
    天气一点一点的凉了
    我的心正是在冷与热之间交战
    战火焚烧了与我有关的一切
    我的过去被冰雪覆盖
    而前途被烈火掩埋
    伤心的不止是我
    还有那些爱我的人
    那一天秋风吹遍了江南
    吹醒了我
    吹酸了我的心
    吹痛了我的眼
    耻辱正从我脸上写进心底
    于是乎一场维新运动正在到来
    我要做我自己的张之洞
    我要做我自己的梁启超
     2008.9.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gner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wagner01 发表于 2014-4-25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此贴观点肤浅,结论草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临笑看 该用户已被删除
高临笑看 发表于 2014-4-25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鲁迅是思想家么??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无论如何,这样说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5 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鲁迅是伟人”,谁的规定??我不认可。
  即便是真正的伟人,也逃不出被后人质疑的命运,何况鲁迅这样一个历来就有争议的人物。
     谢谢审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郁離 发表于 2014-4-25 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5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何谓思想家??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个标准,不是么??
  拙文的主题是说鲁迅只是个浅薄的思想家,欢迎就此发表高见,纠缠细节就没意思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之隐者 发表于 2014-4-25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请上《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全文。逐段给大家讲解,看看你是不是恶意歪曲鲁迅这篇文章的主旨。
  
  引用鲁迅的这篇文章,为什么把文章里最重要的词“敲门砖”给漏掉了??
  你错在漏掉了最重要的词“敲门砖”,漏掉了惊诧日本有孔庙的原因。
  
  既然是你提到了这篇杂文,只好请你发上来了。也让大家看看,鲁迅是怎么谴责那些把孔子学手术当“敲门砖”使用的人。
  其实,大多数中国人,除了教科书里的,就没看过几篇鲁迅的文章。
  不然,这么大的漏洞早被人看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之隐者 发表于 2014-4-25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鲁迅的文章大多是杂文,当时是在报上发表的。并不是很长。拿着只言片语,来断章取义,大可不必。想攻击哪篇文章,就把全文发上来。
  任何一篇都行!!
  
  呵呵,整篇的进行解读,岂不快哉!!
  也好给根本没真么看过鲁迅文章的大众,一个深入了解鲁迅及其文章的机会。
  
  不过嘛,一发全文,某些人的狐狸尾巴,恐怕就藏不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步闲棋 发表于 2014-4-25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的太好了!!一语中的!!
      据我所知,鲁学家们一般不读梁启超的书,个别人有读的,读过之后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前不久作古的某老先生,是个鲁学名家,他说唯有鲁迅全集是全中国人的必读书,说鲁迅‘荡荡莫能名’。他在一篇文章里说:年青时读过一篇梁启超的文章,题目是不是叫少年中国说,记不清了....。由此可见该老先生就没读过梁启超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想起时正是忘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想起时正是忘记 发表于 2014-4-25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记得俺上初中的时候,学了《爱莲说》之后,俺写作文的时候,把这课文与作者小周拿来抨击了一番。
  
  他说菊隐逸俺偏要说菊清高亦可傲世,他说牡丹宜乎众人,俺偏说牡丹合群,他说莲可远观不可亵玩,俺偏说莲性格孤僻。结果,老师给俺这作文不高的分数。平时俺观察社会现实的一些作文,经常得到很高分数。
  
  当时觉得不太能接受,后来俺想明白了,文人言物言志言情言风月,自是他体会到了他的“妙处”,我等若有闲心,也观心观物,写出心得就是了。踩了前辈的肩膀,俺未必就比众人高大,没准儿这瘦弱的身材,被风一刮就掉下去摔进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