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对李世民洛阳之战的疑问??

[复制链接]
落花盈满衣 发表于 2014-10-21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埃及
癸未,世民入武牢;甲申,将骁骑五百,出武牢东二十馀里,觇建德之营。缘道分留从骑,使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将之,伏于道旁,才馀四骑,与之偕进。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又曰:“贼见我而还,上策也。”去建德营三里所,建德游兵遇之,以为斥候也。世民大呼曰:“我秦王也。”引弓射之,毙其一将。建德军中大惊,出五六千骑逐之;从者咸失色,世民曰:“汝弟前行,吾自与敬德为殿。”于是按辔徐行,追骑将至,则引弓射之,辄毙一人。追者惧而止,止而复来,如是再三,每来必有毙者,世民前后射杀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YMed 该用户已被删除
YMed 发表于 2014-10-21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没有研究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BBMSTP 该用户已被删除
BBMSTP 发表于 2014-10-21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想来是真的,连《资治通鉴》都不信的话没啥好信的了。
  
  其实李世民自己骑好马,尉迟也是猛将,真要撒腿跑,估计夏军还真追不上。。。。。。 而且李世民用强弓,射得比一般人远很多,夏军也没办法射到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皖人在秦 发表于 2014-10-21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楼上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001 发表于 2014-10-21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qfe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shqfeng 发表于 2014-10-2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落花盈满衣 发表于 2014-10-22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埃及
同意
  就算真的,李世民刚开始的时候决不敢象资治通鉴说的那样,因为军营
  附近一般都很空旷,真要是被敌军合围,就完了.
  所以李世民只有在把敌军引进林中小道,5000人无法展开时,才会如此
  从容不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妖蛾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老妖蛾子 发表于 2014-10-22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资治通鉴抄的唐书之类的,唐史从李世民手里就改的很恶心啦,一通吹牛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老窦输的实在窝囊,要不然历史就可能被改写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血锦衣 该用户已被删除
铁血锦衣 发表于 2014-10-22 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意淫帝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人到三十而未立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人到三十而未立 发表于 2014-10-22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小时看这一节也有疑问,窦建德至少也是隋末群雄中一位很杰出的人物。他手下的30万大军再怎么着也不会被李世明的5000骑兵击败得如此狼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aryli168 该用户已被删除
garyli168 发表于 2014-10-22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南非
名將與蠢將的差別就在於此,名將善用天時與地利甚至於用間,這不是學習與努力能彌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吕布24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吕布240 发表于 2014-10-22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李老二能带兵能上阵不假,但猛到那个程度肯定是夸张了,项羽猛不猛,几千人一围还不是就落个乱刃分尸.统帅带着几个纵队司令员组成特种兵侦察小队,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超级愚蠢的.一旦失手,后面的仗都不用打了.
  *****************************************************
  饿。。。。。。。。.项羽   貌似是杀出重围  在乌江边自刎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lf1644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ylf164412 发表于 2014-10-22 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墨西哥
顶楼上的,项羽在那么多人围攻之下,还能逃出去。最后在乌江旁边突然想不开自杀了。
  我看《资治通鉴》下来,个人感觉李世民身强力壮的,所以对洛阳之役侦察这段描写还是比较可信的。
  只是个人觉得当时李世民到底带了多少军队,一面旷日持久的顿兵坚城之下,一面还要迎击窦建德率大军的驰援。居然可以一举击灭窦建德,还灭了王世充,实在是出人意料。我看到窦建德驰援的时候,我当时想应该要撤兵呢,哪里晓得接下来看下去,李世民在军事会议上作出了两线作战的决定,真是大吃一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狼狼阿狗 发表于 2014-10-22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上的兄弟幽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lf1644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ylf164412 发表于 2014-10-22 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墨西哥
说到项羽自杀,当然过程还是有一点的,他后面还是再次冲进汉军中,然后杀了几个汉兵后,指着那个叫谁来着,然后自杀了,脑袋被那个人拿走了,其他肢体被士兵们分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xiq第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jxiq第一 发表于 2014-10-22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我看《资治通鉴》下来,个人感觉李世民身强力壮的,所以对洛阳之役侦察这段描写还是比较可信的。
    只是个人觉得当时李世民到底带了多少军队,一面旷日持久的顿兵坚城之下,一面还要迎击窦建德率大军的驰援。居然可以一举击灭窦建德,还灭了王世充,实在是出人意料。我看到窦建德驰援的时候,我当时想应该要撤兵呢,哪里晓得接下来看下去,李世民在军事会议上作出了两线作战的决定,真是大吃一惊啊。
  这段历史确实难以置信。
  我相信李世民是天才,但数千兵对三十万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露紫芝 该用户已被删除
清露紫芝 发表于 2014-10-22 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建议楼上各位看看萧让的老贴--唐夏虎牢之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修水崽里 该用户已被删除
修水崽里 发表于 2014-10-22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
宋朝去唐不远
  
  
   而且宋人对唐史也可说是特别偏爱
  
  
   许多的人都私修过唐史 不太可能做的了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xiq第一 该用户已被删除
jxiq第一 发表于 2014-10-22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建议楼上各位看看萧让的老贴--唐夏虎牢之仗
  这个也看过了。还是存疑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血锦衣 该用户已被删除
铁血锦衣 发表于 2014-10-22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意淫可以强身.一天意淫三次.包你长命百岁。。关老大的刀重80多斤.80多斤在今天是几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达沃斯的雪 发表于 2014-10-22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考虑到冷兵器时代的特殊性,很多时候能利用好天时地利,四两拨千斤还是可能的,当然要是搁现在肯定不行拉,一发子弹就要了我们李老二的小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神威大将军 该用户已被删除
神威大将军 发表于 2014-10-22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考虑:
     李世民埋伏下五百骑兵,然后秦王带数骑前去诱敌,引来十倍于己方的力量,五千夏军骑兵。引入埋伏后,大破之。斩三百级。
     唐军以一敌十成功后,唐军士气大振,夏军士气大沮,于是才有数日后的虎牢之战生擒窦建德之举。
     楼主认为不可能以一敌十。其实这完全可能。抵消数量优势靠什么??地形,敌人在明处,我在暗处。士气,遇到埋伏往往都会很恐惶;洛阳周边都是山地,兵力虽多,如果不能展开,也就没有了效力。如果唐军是在狭窄的通路上埋伏,那夏军在作战线上是展不开的,在横向是体现不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爱国战将 发表于 2014-10-22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zm534138 该用户已被删除
lzm534138 发表于 2014-10-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智利
唐史实在是恶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阔天空117 该用户已被删除
海阔天空117 发表于 2014-10-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塞浦路斯
李世民真要如此神勇,也不会差点死在单雄信和李元吉手下了,两次都是敬德救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阔天空117 该用户已被删除
海阔天空117 发表于 2014-10-22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塞浦路斯
萧让老贴里虎牢之战也是万人对十几万吧,哪来的几千对三十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UMINGPU 该用户已被删除
WUMINGPU 发表于 2014-10-22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是有机会这样子的.因为你被伏击时候是不知道对方来多少人的,打仗对主将的要求很高,主将组织不了防御,反攻,那整一盘散沙是成不了气候的,二哥有心人装无心人,气势上有了优势,相当于信哥儿的背水一战,所以军队的素质很重要,我看二哥军队久经战场,素质不是一般的好,能力不是一般的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areonly 该用户已被删除
shareonly 发表于 2014-10-22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lz将一般化推理成全部了,这种事情似乎资治通鉴不敢说的太假的。毕竟宋和唐离得不远,就像我们比较严肃的文章说民国或者清的历史事实一样,粉饰可以,但是似乎不能太过脱离事实。
  这种事情似乎可以这么理解:
  首先,军事统帅的马屁似乎要比窦建德的普通马匹好。其次,弓箭似乎也要更好,所以射程似乎更远;第三,地形问题,这个无从考证,不过我觉得似乎太宗的伏兵应该在高处,这样似乎能居高临下,或者跑,或者射杀敌军;第四,时间似乎应该是晚上,500伏兵能够在气势上吓住那些追兵。
  人少不一定被打败,比如官渡、赤壁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阔天空117 该用户已被删除
海阔天空117 发表于 2014-10-2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塞浦路斯
李世民400打5000我信,但是他亲自去诱敌,这就玩笑开大了。他能知道对面几千人中就没几个神箭手??作为全军主帅,犯着冒这个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uperth 该用户已被删除
superth 发表于 2014-10-22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