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这辈子

[复制链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阿根廷
姥爷这辈子

  
  六十年代中后期,曾经同志加兄弟的中苏关系,突然紧张起来。我们那个边陲小城,因为距离中苏的那条界河黑龙江不远,所以备战气氛十分紧张,各单位民兵都配发了武器、街道也开始组织“深挖洞”工程,说是要预防老毛子的原子弹,现在听起来真是让人笑喷。那年秋天,父亲仓促的送走了妈妈和年龄尚小的我们去乡下姥爷家,自己留了下来保卫祖国。那年我七岁。

  姥爷的家,在牡丹江地区一个偏僻的不能再偏的村子里,叫什么“羊膀子沟”,据说离着《智取威虎山》里的那个革命圣地“夹皮沟”很近。我们在火车上穿山越岭的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那年月儿,闯关东的龙口人,走的一般都是海路,然后从遥遥相对的大海那边的东北安东城港上岸,这样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航道。姥爷一家当然也不列外,当经过几昼夜在海上的千辛万苦、狼狈不堪的爬上岸时,面对这块陌生的土地和那些在旗的大脚女人们,姥爷一家茫然若失,好在他们得到了早先来到这里的乡里们的帮衬。其实,自光绪年间闯关东高潮以来,那些亲戚套亲戚的胶东人,就在安东这地方陆续安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胶东圈子,有的村子整个都是闯关东过来的胶东人。这样,姥爷一家在安东城外,一个叫柳林子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姥爷12岁那年,太姥爷张罗着给他娶进门一个16岁的小脚女人做童养媳。那时姥爷年龄尚小、还不怎么明白事理,在大人们的吆喝声中牵着这个女人的手,稀里糊涂的拜了天地。这女人就是我的姥姥。
  姥姥家里也是山东龙口人,是太姥爷在龙口时同在一个庄上的乡里,只是晚了几年闯的关东。姥姥的父亲靠着祖传的木匠手艺,开了家“木工作坊”,日子过的还满殷实。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是由于“乡里”这层关系,姥爷家的几挂马车、农具等一般木工活儿,大都在姥姥父亲的“木工作坊”里打制或修理,一来二去的两家越走越近,甚至交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那年冬天,东北督军张作霖的干将郭松龄在巨流河一带武装反叛,与坐镇奉天的张大帅拼了个你死我活,战事折腾了好几个月,最后还是联合日本人出兵,才算彻底打败了鬼精鬼精的郭鬼子。
  这事儿也波及到了安东地界儿,姥爷家里储冬的大白菜,还有些稻谷什么的,就被不知哪路的大兵征调了好几卡车,但幸运的是一颗炮弹也没落到这儿。太姥爷嘟嘟囔囔道:管他谁输谁赢,老百姓的日子该咋过还不得咋过。
  那年年根儿,太姥爷的老哥仨儿分了家。其实,这个家早就该分,只是当年太姥爷哥几个初来乍到,只能靠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才能稳住个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康德四年前后,安东发生了一起轰动全国的“教育事件”,就是日本人和满州当局针对当时安东城的教育界、知识界及部分商界内,存在的一些具有抗日思想或对日不满情绪的人士,进行镇压和迫害的事件,这些人被称之为什么“思想犯”。那阵子,被戴上“思想犯”帽子的人非死即残,恐怖的很。
  那年春天,姥爷有个同学突然告诉他,他读高小时那个学校的马校长,前些天也被当作什么“思想犯”给抓了进去。姥爷听了很吃惊,不敢相信老实巴交的马校长也会是什么“抗日分子”,因为在我姥爷上学那会儿,他就是周遭有名的学问人,不但为人师表,而且为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神童小白 发表于 2015-5-9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搬个小凳,等楼主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民国三十六年六、七月,[非法关键词已被屏蔽]的军队开始大反攻、国民党的部队节节败退,龟缩到了沈阳、长春和锦州等几个大城市,轻易不敢露头。刚刚占领安东才半年多的所谓国民政府,也出现了撤离迹象,城里的许多官员乱纷纷的往沈阳跑,街面店铺关门、人心惶惶,整个安东城弥漫着不知是高兴还是难过的气氛。
  那天晚上,平时总是穿着制服的姥爷,换上了一身灰色的长袍马褂,头上戴了顶着礼帽出了家门。多年后,妈妈回忆说:那年妈妈才4、5岁,恍惚记得姥爷走出家门口的背影。那天的月亮很圆,所以能看见姥爷高高瘦瘦的身影直直的,还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山中的水19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山中的水1962 发表于 2015-5-9 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阿根廷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