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2 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厄瓜多尔
钱先生书札
  《钱宾四先生全集》中,收有他写给严耕望先生的书信十三通。这当然不是钱先生所写给严先生的全部书信,而只是选载的一部分。或许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吧。这十三通书信的时间跨度,从民国五十年到六十四年。严先生《钱宾四先生与我》书中《从师问学六十年》说到钱先生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八二年这段日子中,钱先生给他的信共有四十四通,对照看起来,这十三通和四十四通,有的是重叠的,有的不是的。
  这些信,当年是师生之间的私人信件,谈生活,讲学问,说写作……,都是特定的,所谓量身定制,完全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但是现在存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2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拜读。从中了解文化巨擘之间的相处细节,受益匪浅。谢谢钱老!!精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严先生说的诵赏诗篇,他引录了钱先生二信中两段:“弟乃性情中人,故能欣赏诗篇。古人论诗,必曰陶杜,陶乃闲适田园诗,而实具刚性,境界之高,颇难匹俦。杜有意为诗,陶则无意为诗。傥两家合读,必可增体悟。”
  “穆与弟性格微有不同。穆偏近刚进,弟似为柔退,故于陶杜各有爱好。高明柔克,沉潜刚克,正是各于自己偏处求补。曾文正特爱闲暇恬退诗,即是此故。”
  另外有几个单句“不吟诗,而好读古人诗集”“晚年最好消遣”。又说到“最近选宋明理学五家诗”“藉此玩诵,聊以忘忧”。
  这“弟乃性情中人”一则,全集十三通中有。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2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钱先生说,高明柔克,沉潜刚克,正是各于自己偏处求补。他自己偏近刚进,所以喜欢陶渊明的诗。在《中国文学论丛》一篇《谈诗》里边,他讲到“我是这样一个性格,在诗里也总找得到合乎我喜好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如跑进另一境界去。”这或许和他书札中所说可以互相发明吧。而对于他所喜爱的陶诗,在这《谈诗》里也有一段“陶诗境界高。他生活简单,是个田园诗人..唐以后也有过不少的田园诗人,可是没有一个能出乎其右的。陶诗像是极平淡,其实他的性情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豆蔻喜欢读杜诗还是陶诗??和自己的性格有关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3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都喜欢,喜欢老杜更多些。但和性格无关,这两个人的性格和我都不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3 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zh读钱先生诗之五
  定居台湾的外省人写的思乡诗,比较有名的有于右任先生、余光中先生的传世名作。其实,在两岸交通、交流严重受阻的几十年中,这样的思乡诗是很多很多的。下面是其中的两首:“平生爱读放翁诗,长忆中原墨渖悲。浮海始知翁足羡,故乡垂老固相依。”“鸣鸣四面满窗喧 ,何事相呼总不言,宁有深情难倾吐,欲随病叟去中原。”二诗是钱穆先生所做,发表于他去世以后台湾编辑出版的《钱宾四先生全集》中。
  陆放翁的诗很多,这第一首里“长忆中原墨渖悲”,恐怕是几个字就概括了陆游许多诗的主旨和读者们共同的印象吧。陆放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3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写得好啊。一片丹心照汗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店小two 发表于 2014-5-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朋友发在闲闲书话我的帖子上的,现在以来本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谢谢鱼哥唱碗兄的照片 。
  素书楼就是下面的一座小楼。“古松四枝,一逾两丈双干竞挺,馀三枝亦得一丈五尺,苍奇硕大可爱.尚有五松,则颇平常也。又得三十年竹柏一枝,大榕一枝,枫树,樱花,山茶各二三十枝,杜鹃逾百五十枝,”照片里还不能全见到。
  移来本帖错成以来本帖了。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素书楼真是清雅宜人的所在!!
  同谢鱼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清风一剑2012 发表于 2014-5-14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LAN
老师写的真好啊 !!会常来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4 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一剑兄言重了,互相学习吧。
  谢谢你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4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无锡新区鸿山钱氏故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钱穆先生塑像照片和参观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谢谢钱老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王-立 发表于 2014-5-1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4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不很相同
  我博客里写了一篇《历史没有过去》,这篇短文说的是读《中国历史精神》,钱先生讲的过去、现在、未来三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要打倒历史,就没有了未来,等等。有位朋友写了一个回复说,看来钱先生讲的历史会和我们听惯的历史不很相同吧。这位朋友是大学里的老师。她的这句话真有点切中要害 一针见血的样子。
  有一句俗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我们听惯的解释,往往会认为这是“封建流毒”,这种道德观念早过时了。胡适之先生一九五二年写给杨联陞先生的一封信中就说到过这句话。他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臣罪当诛天王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4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上面一段本想发在博客的,但是审查敏感而无结果,于是试发在原有帖子后面。但仍不知哪个词语是不合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5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博客上现在也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豆蔻梦乡 发表于 2014-5-15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秘鲁
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素书楼余渖》书外的致友人书
  《素书楼余渖》中所收书札,都是当年编全集时,各地的亲友门人提供的。所以虽然编在全集里,其实是很不全的。其他很多书札,或许很难见到了;但是也有一些致友人书早前公开发表过,并收入钱先生的其他著作中,所以《素书楼余渖》未收,而在全集他书中可以找到的。例如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中就收有《答徐君书》作为附录。
  《答徐君书》,这篇文字是钱先生1966年所写,是徐君来信讨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中某部分,而钱先生写的复信。大陆三联本没这篇文章,九州本有这个附录。
  此书原载香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毕明迩 发表于 2014-5-1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厄瓜多尔
上星期在文汇读书周报发的文章
  钱穆撰写的春联
  友人到台湾,参观过了台北外双溪钱穆先生故居,回来说起,陈列室里有一幅当年钱先生手书春联“新春来旧雨 小坐话中兴”,并且出示了他拍摄的图片。确实是钱先生手迹,下面还有署名和印章———但却有点不合春联格式。所以我猜想是一个复制品,而且是经过拼接合成的。前不久在苏州中学图书馆,见到一块“尊经阁”匾额,也由钱穆先生署名,算是他题写的。想来也一样,是字迹加上署名的合成品。且春联十个字还是原来就在一起的,匾额三个字很可能是从不同地方集来的。
  春联这东西,本来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