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刚刚去过 发新帖
楼主: 三眼半人马 - 

因果报应实录

[复制链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转世引发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轮回故事:两个娘家的姑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因果报应实录:龟胎
  罗善整理
  
  1963年的二、三月间,新加坡两大报纸——《南洋商报》与《星洲日报》,都曾登载了一篇杀龟报应的资讯,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天,马来亚吉打州的一位渔民,活捉了一只海龟,他因对海龟时常弄破鱼网,感到深恶痛绝,于是把这只抓到的海龟,高高吊在树上,海龟异常痛苦的死去。
  几个月后,他的妻子临盆了,产下一个男婴。奇怪的是,男婴长着龟手龟脚,头顶尖尖的,酷似海龟头形。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报纸把怪婴的照片刊登出来,一时轰动遐迩,远近皆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卡洛鲍曼的《我家小孩的前世》
  作者﹕何青青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做父母的大多都有听孩子绘声绘色地“编故事”的经历,都认为那是纯粹出于孩子的想像。但是,许多研究者发现,儿童讲“故事”并非全部来源于想像,有些儿童是在回忆描述自己前世的经历。
  往世回归作为一种催眠技巧,在三十多年前便由著名治疗学家的介绍而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催眠医师所广泛应用。通过往世回归的催眠方法而得知自己前世的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儿童,他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容易进入催眠态,而且他们描述的往世体验更具有不可否认的真实性,因为这些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因果报应实录:吕后嫉妒害人害己
  作者﹕晓辉
  汉王如意,是汉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吕后生的长子被立为皇太子。但是如意的母亲戚夫人很得高祖的宠爱,高祖因此几次想废了太子,而立如意。因为群臣的反对,高祖只得将如意封在赵地为王。对此,吕后非常嫉妒。
  高祖死后,孝惠帝即位。吕后将赵王如意征召到长安,准备将他杀死。善良的惠帝为了不让母亲伤害如意,就让如意与自己住在一起,但是,有一天清晨,惠帝出去射箭。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得知赵王独自在宫中,就派人拿去毒酒给他喝下。等到惠帝回到宫中,赵王已经死了。之后,吕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举念有神知 善恶各有报
  作者 : 静远
  古语云:“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向人们昭示善恶有报、如影随形之理,天理难以欺瞒,而神明无时无地不在鉴察善恶。有人因一念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其实,善恶只在心念之间而已。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因果之事儒释道三教皆有经书、典籍可查证,自古的圣贤,都是以不欺为主要的德行,君子敬畏于天地无形与他人之鉴察,深恐善心不坚,在暗室中有亏德行而获罪于天,以致祷求无门,因此谨慎独处时的清净。
  为人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行恶减禄,迁善消灾
  明代嘉靖年间,江苏如皋县的陈钧,任职于安徽望江县县学里的教谕。他在三十九岁这年,六月十一日这天晚上,梦中来到了如皋县城南门外的地藏王庙,庙中有位黑衣的官吏,引导他进入大殿。他看到殿上香烟缭绕,遮雨的走廊上差役森然罗列。
  陈钧俯伏于台阶下。忽然听到一尊菩萨向他宣告说:“你家历代忠厚,尤其你的母亲贞节清净,孝顺父母,敬神礼佛。由此善行,本来庇荫你可以经由明经科考上贡士,而且命中还有一次科甲及第的机会。但是因为你平生作恶多端,毫无善行,早已被神明削去。你四十岁以后,就会慢慢地承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8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诈财害命,活见地狱
  清代顺治年间,江西人吴湛七以卖布为业。他个性贪心诡诈,居心叵测,在卖布的时候,总是把质料好的布作样品,先取得买主的信任,一旦买主选定布料,他就用劣布更换好布,使人买到的却是劣等的货色。布已卖完,而样品仍在,他替换的似乎很巧妙。
  有位西洋货商派一位同行的朋友来买布,被吴湛七所耍弄,买了劣等的回去。货商责骂其友,他的朋友很生气地说:“就是你亲自去,也不免会受骗!!”货商说:“哪有此道理??假如这次去买不到真货的话,我绝不会再来见你。”
  第二天,货商亲自去。从吴湛七的货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昧银被殛,报应分明
  清代时有一位老妇人,一直守寡,靠为人刺绣挑花挣钱抚养儿子。儿子长大,在钱庄做事,所得薪俸足以赡养老母。但这位老妇人仍然不停地刺绣,所以颇有余资,积攒了有几十块银元,准备为儿子娶媳妇。穷家小户,房屋浅隘,与邻居只有一板之隔。她每次出门,怕把钱丢了,总是缠在腰里。
  有一天她要去圆妙观进香,听说观中扒手多,就把腰里缠的钱解下来,托请米店中素来熟识的某甲代为收藏。等她烧完香,前去某甲处取钱,甲变了脸说:“谁收了你的钱!!”老妇人大惊,哭着与他申辩,甲指天誓日,以表明自己遭了冤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孝心动天得天助
  作者﹕晓辉
  
  汉代千乘人董永,小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一直与父亲生活,靠种田为生。董永十分孝顺,常常用牛车拉着父亲去耕田。父亲死后,为了埋葬父亲,董永将自身卖于有钱人富公家里。
  埋葬父亲后,董永前往富公家里做工偿债。在路上,他遇见了一个女子,女子愿意嫁给他为妻。于是二人一起前往富公家。
  到了富公家,富公问女子:“你是何人??”女子回答道:“是董永的妻子,想要帮他还债。”富公说:“你织三百匹布后,就可以回家。”
  十天后,女子织完了三百匹布。女子向董永告辞:“我本是天女,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因果报应实录:谤佛信佛两样果报
  作者﹕晓辉
  唐雍州长安县有个叫高法眼的人,是隋代仆射高颖的玄孙。他在龙朔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向中台参选,中午时分准备回家。他的家在义宁坊东南一角,门对着大街。西边是化度寺。
  高法眼打算先从城西的顺义门出城,有两个人骑马之人跟在身后。出了城门后,道北是普光寺。一个骑马之人对另外一人说:“你要在普光寺门前捉住此人,不要让这个人进入寺中。那样的话,就不好捉了。”另外一人听后,依言打马来到普光寺前守门。高法眼听见后,害怕自己不能进入寺院,就向西走,来到了西街金城坊,因为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因果报应实录:虐杀黑猴 被猴附体
  罗善整理
  《马来西亚航讯》刊载一篇文章,写道:
  吉隆坡有一名少年,今年十三岁。他从三岁起,就被其父杀害的一只黑猴附身作祟,过着非人的生活。
  故事要从少年两岁时说起,当时他已会叫爸爸妈妈了,乖巧可爱。在他三岁的时候,父亲打猎捕到一只黑猴,当场剥皮宰杀,吊在树上示众。
  而少年就在这时发了一场高烧,退烧后,就不会说话了,终日困在屋里,偶尔发出几声酷似猴哭的惨叫。吃饭、洗澡、大小便,都由父母、婶婶照顾;十指软弱无力,吃饭时,喜欢手抓食物抹到脸上,然后送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19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轮回记载:外祖父转生成外孙
  轮回转世的记载,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清代文人李庆辰就曾记录过这样一则真实的轮回案例。在粤东地区,也就是广东省的东部,有位士人娶了一位儒生的女儿,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十九岁,次子十七岁,第三个儿子六岁,长子和次子都是书生,刻苦攻读,唯独第三个儿子自出生以来从未开口说话,因此大家都认为他是个聋哑儿童,也就没有教他识字。
  一天这位士人给他的俩个儿子布置了作文题目后就走亲戚去了,俩个儿子在家反覆构思,也没有写出文章来。这时他们六岁的弟弟突然开口说话:这篇文章该如何如何写。两个哥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眼半人马 发表于 2014-6-20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推荐大家看看罗大伦老师写的“古代的医生”,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ohua01 发表于 2014-6-20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