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夏何 - 

透析秦朝覆灭之谜 - 引言

[复制链接]
安家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安家人 发表于 2014-6-28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写的不错,不过中国文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喜欢走极端,也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全盘否定其他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火神迦具土 该用户已被删除
火神迦具土 发表于 2014-6-2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楼主是客观者,看见了的优势。但没有看见现在正处于什么时期。再说秦朝的灭亡,最重要的就是很多反动势力并没有被摧毁完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in136280 该用户已被删除
jin136280 发表于 2014-6-2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点认同的感觉,秦二世一伤王族的心,二伤军队之心,这帝国二大中坚之力均少出现在战场之上,军方估计仅王剪儿子王离一支参战,例如:南越王佗不勤王,肯定得到了来自帝国军方内部的高级将领的心态和权力,才感如此大胆,胆不回王师护国,就象楼主所写的,以白起,蒙括之统帅一级的人物说死就死,在正常的帝国系统之下,王佗一万个胆子也不敢私自截流军队,自立;秦帝国,除非项羽出兵之时,二世即死,换人,秦才能保有天下;
  六国以楚人,死伤最重,估计可能是,秦收复楚地时,战况激烈,以至民众被屠者太多吧,文化灭秦之说到在其次,不太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njun916 该用户已被删除
lanjun916 发表于 2014-6-29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楚国后来灭秦心之坚,其一,可能与当年,秦吞楚时,战况烈,以至民众死伤过重所致。其二,郡县制,并不是秦首创的,反当是学人家楚国地,想当年楚国,拓地千里,占今之中国之地有三,土地之广,在那个时代,实不可想象,灭国无数,吞其它文化者,部落和国家无数,实行郡县制,从不见灭国之民,因为文化什么地,反楚,到是好象和楚融合的很好,“乐不思蜀”了,灭国始,心即自认楚民了,可见文化灭秦之说,有点牵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njun916 该用户已被删除
lanjun916 发表于 2014-6-29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秦并广阔蜀地,文化全然不同,施行法制,至秦亡,未见其反,可得知,与施行法家制度并无关联。
  综上所述,即然文化,制度等不象是主因,那么仍然只剩下秦末汉初人所说的暴政和帝国系统未稳,政权尚未沉淀之故。
  至于陈胜起义,不过是仍何帝国每年均会发生的,打铁飞出来的火花,烧焊溅出来的火苗,这些只能算是导火索,处理得当,随时扑灭,年年烧焊的,发生火灾能有几起,但是上海烧焊的火灾就能死人。为何??
  因为,民国之前的中国是三段式,唐之前是贵族参政参军,汉武帝之前是王族参政参军的,象七国那些个大臣,他们姓氏个个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njun916 该用户已被删除
lanjun916 发表于 2014-6-2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dlisin 发表于 2014-6-29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比较赞同。个人认为秦二世而亡的根源在于文化在短期内没有统一。以前的六国人依然觉得自己是六国人,而没有觉得自己是秦人。在文化没有真正统一的时候,秦朝就启动了文化统一之世才能做的各项巨大工程,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就是一个大模型刚刚组装好,胶水都没干,就要求这个模型摆出各种动作和姿势,其结果就是模型散架。文化之一统就是粘合帝国的胶水,融合贯通地域观念的经脉。六国遗民根本就没有认可秦政权,只是畏服而非心服,加上苛役繁重,自然民怨沸腾。一旦星火一起,必将燎原。秦朝之败,就败在文化政策的彻底失败。统一的民族观念都没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tlanticbase1 该用户已被删除
atlanticbase1 发表于 2014-6-29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韩国
马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esm 该用户已被删除
fesm 发表于 2014-6-2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怪不得猫会欣赏秦始皇了,原来人家确实是一样的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夏何 发表于 2014-6-30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有论有据,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牛皮太郎 发表于 2014-6-30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我还是挺佩服楼主的 我看了楼主对秦的政治制度的描述 突然觉得 它的灭亡 还是那句老话:利益
  因为统一以后 不再打仗 那么下层人民如何往上爬 路被堵死了
  吸引人的不是诛暴秦 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打一块地封一块地才是凝聚人心的好方法 古人早已说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一个的新马甲 该用户已被删除
第一个的新马甲 发表于 2014-6-30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秦法过严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楼主举了魏李悝变法的严苛残酷,其实恰恰可以从侧面反映秦法的严苛残酷,因为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都是法家同一个系统的变法,他们的战时法有多严谨多严苛是可以想象,一脉相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285946807 该用户已被删除
xia285946807 发表于 2014-6-30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韩国
有理有据,给人一个令人信服的大秦国,不过也必须承认,这样的国家很难长久维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火神迦具土 该用户已被删除
火神迦具土 发表于 2014-6-3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看《大秦帝国》,品楼主文章。好比登山一步一步登顶,艰难而漫长。可是下山如果一步登不稳,可能会自由落体!!秦朝的流星般殒灭,主要是关键的环节---交接班没有搞好,内部出了问题。所谓暴政啊、六国余孽呀、陈胜吴广呀不过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流星纳什 该用户已被删除
流星纳什 发表于 2014-6-30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唉,说的太让人扼腕了。如果秦还在,或许统一发展之路会推进100年,民族融合会更快。汉族也会更激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swzq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xswzq123 发表于 2014-7-1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历史躺着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历史躺着看 发表于 2014-7-1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越想越好奇,这个人到底是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tz20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ctz2010 发表于 2014-7-1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欧盟
@夏何 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ifucirie 发表于 2014-7-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卤煮思路最喜欢,最近在看书,启发很大呢。
  秦国发展的驱动模式是关键吧
  卤煮能不能分析一下这个看似偶然的事情,怎么又那么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dzkt 发表于 2014-7-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个人觉得秦国死于偶然,只是一个偶然,是文人给他戴帽子。即使后期的汉朝,也不过是法家的骨头,儒家的肉,没有多大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omaoqing2012 发表于 2014-7-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顶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aomaoqing2012 发表于 2014-7-1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主高明,真羞杀所谓的历史学家,分析有理有据,推理有条有理,独树一帜,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姜公垂钓jo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姜公垂钓joan 发表于 2014-7-2 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新乡
写的非常好。能根据当时情况分析问题。其实各朝各代的人都是很聪明的,有很多的政治智慧,都能根据历史,根据前朝兴旺,提出很多创新。今日书生,资源可谓无比丰富,可若放到以前环境,有几个能做的更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鉄镰山的守望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鉄镰山的守望者 发表于 2014-7-2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格老子嘞 该用户已被删除
格老子嘞 发表于 2014-7-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5176465 该用户已被删除
735176465 发表于 2014-7-2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