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注册
当前位置:
论坛
›
甘肃
›
定西
›
安定
›
奔流不息的生命水
1
2
3
4
/ 4 页
刚刚去过
楼主:
吴斯宁
-
奔流不息的生命水
[复制链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正陆续放呢,请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终南山的安慰
我们还知道的是,在长安期间,他大多数时间都隐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
隐居,这也是当时当官的一条途径,甚至还是“捷径”。当时西都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和东都洛阳附近的嵩山,都被这些求官的“隐士”们当作隐居的首选。皇帝在长安时,他们隐在终南山;皇帝在洛阳时,他们隐在蒿山,被当时人戏称为“随驾隐士”。这恐怕与它们离京都近,隐居的声名容易传到皇帝耳朵有关。
终南山虽没给我们的大诗人带来官运,甚至在玉真别馆,还让他倍尝苦雨的滋味、等待的煎熬,但在他春天回到终南山隐居旧地时,他的心中是泛着喜悦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花果山的猴子001
该用户已被删除
花果山的猴子001
发表于
2015-4-23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主笔下的李白好可爱,持续关注中,出书了记得通知声,我肯定会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谢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而当他离开终南山时,他以拜访“山人”的形式,向终南山,也向他的终南山隐居生涯作了告别。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他拜访的这个姓斛斯的隐士,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的家就在终南山下。
他们两人披着夜色从终南山下来,明月一直伴随着他们。在他的眼里,明月永远都是有感情的,可以与人沟通的。而这里山中的月亮,更像是默默注视、陪伴、安慰着他的亲人。
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蜀道与长安,天才的激情
他决定离开长安,另谋出路。
也许正因为要离开,他那一直压抑着的感情一下子暴发了出来。那个低着头,苦苦向王公大人们求助,心理倍受煎熬的李太白不见了,那个要冲决一切,跳跃着的,呼喊着的,奔腾着的李太白出现了。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写出了《蜀道难》: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心理的激烈交战,本质上的乐观主义者
李白离开安陆的时候,曾高调宣称,要到“王公大人”那里要官要待遇去,谁想两年下来,啥也没混上,他没脸回去,便跑到开封、洛阳一带继续寻找机会。
他当时也许这样想,西都长安没机会,说不定东都洛阳会有机会。
结果他还是想错了。
一路上他心里进行着激烈的交战,可以说是充满了矛盾与烦恼。用他的话说叫“忧思多”。
他牢骚满腹:一会儿说,世上那些俗人门缝里看人,把俺看得连鸿毛也不如。;一会儿说:皇上咋就感受不到俺对他的一片诚心呢??他多半奢望着唐玄宗也能像周文王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那是若有摄像机,李白绝对是一流的摄影师,短短七十字,有远景、近景、特写,有人物、自然景观,时间、地点以及朋友欢聚的场面全交待的一清二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李白是摄影师,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洛阳的收获:美酒与友谊
他是初夏离开长安,经开封、宋城、嵩山等地,暮秋时节到达洛阳,一直待到第二年秋天。
但在洛阳,政治依然与他无关,他收获的更多是美酒和友谊。
他认识了一个叫董糟丘的人,从“糟丘”这个名字来看,他多半是一个酒店老板之类。他为李白专门建造了一个酒楼。
这是非常奇特的一件事。这位董老板是诗歌爱好者??是李白铁杆粉丝??为了和偶像在一起,豁出去了??再不这位董老板是道教爱好者??一见李白浑身“仙风道骨”,立马倾倒在他的脚下??再不这位董老板是个把钱不当钱的大款??就爱附庸风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马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四季之人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四季之人
发表于
2015-4-23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酒肉朋友”,千里遥相忆
而随后他们两人一块到随州仙城山游玩。仙城山的景色因为有了友谊的映衬而分外迷人:整个仙城山似乎被无数曲曲折折的流水所包围,而他们顺着一条小溪进入仙城山中,就像武陵人进入了桃花源一样:那儿简直是一个鲜花的世界,千万朵鲜花在阳光下明媚着,斗艳着,春风吹过,千岩万壑响起了松涛阵阵。而这样的松涛声十几年后,依然在他的记忆中清晰出现。
他们又一块骑马到了随州。有意思的是,当地的头面人物几乎都出面了,他诗中提到了两位。一位是“汉东太守”,当地政府最高领导;这位太守对于我们的大诗人是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被人忽视的大后方:家
他在洛阳待了一年左右,尽管有那么多朋友、美酒和美女,但最后,他还是想家了。
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快乐过后,在深夜一个人的时候,泛起的却是妻子和女儿的面容。
从他给我们留下的诗句中,我们得知,在一个普通的夜晚,他动了回家的念头。也许这样的念头早就有了,只是没有像这一晚这样地强烈。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不知哪儿传来的笛子声,一下引起了他这个游子的注意。在这春风沉醉、寂静无边的夜晚,这样的笛声似乎充满了整个洛阳城。他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来看看吴兄的诗仙传更新到哪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石中火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石中火
发表于
2015-4-23 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谢谢王兄持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
石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石中火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石中火
发表于
2015-4-23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
呵呵,对不起啊石兄,打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另一个故乡:美酒
在他33岁左右,他回到了安陆,再度开始了他的安陆生活。他后来对他的安陆岁月评价并不高,甚至带上了无可奈何地痛惜之情。
他是这样说的:“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什么叫“酒隐”??无非是说“以喝酒的方式隐居人间”,相当于酒仙之类。
也就是说,在安陆,他开始沉溺于酒,或者说,他开始真正发现了酒,逃入了酒。
为什么这样??
原因也许很简单,他在现实生活中很不如意,很不舒心,甚至可以说,处处碰壁。从他二十七岁左右安家安陆到三十七岁左右离开的十年,正是他的青壮年时代,可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隐居生活,无情游
他说自己“酒隐安陆”,也不妨有另一种解释,那就是他在安陆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喝酒。前面说了,他已经像迷上大烟一样迷上了酒,他给人的形象从此与酒不可分离,他赢得的酒仙的声誉几乎不亚于诗仙。
二是隐居。他回到安陆后,似乎并没在家待多久,便住到了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当起了“山人”。他在山上盖了石头房子,开了田,反正,当起了陶渊明,过起了归园田居的生活
陶渊明说他打小自在惯了,受不了束缚,又特别喜欢山林,所以索性辞职回农村生活了而李白告诉我们,他隐居的目的和陶渊明不一样,他是“好闲复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马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番茄沙司牛肉酱
该用户已被删除
番茄沙司牛肉酱
发表于
2015-4-23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熟读并背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c520al
该用户已被删除
cc520al
发表于
2015-4-23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俄罗斯
——非常赞同楼主观点,是不是天才,他的作品就能说明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q505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qqq505
发表于
2015-4-23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也许《月下独酌》就是产生于这样的情境下吧??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里又是一壶酒,又是独酌,怎么办??他开始把酒与明月结合了起来:“举杯邀明月”。酒是他的一个朋友,月也是他的一个朋友。以前,它们各是各。但从此以后,他把它们拉在了一块。他要邀明月一块来喝几杯了。明月,和我,加上影子,我们不就是三个人在喝酒了么??和明月、和影子喝酒,亏他想得出来。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吴斯宁
当前离线
发消息
查看详细资料
成长值
言值
楼主
|
吴斯宁
发表于
2015-4-23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2
3
4
/ 4 页
刚刚去过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3
言表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3970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