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精神怪胎”论平议

[复制链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父亲形象之于行动者的重要性,在于:一,有价值的渊源、由来,保证他不是无根底的;二,有行动的方向、方案,有现成的,可以凭借、选择的样本,节省搜索的时间-机会成本,不致没头苍蝇式乱撞;三,心理依赖,给他一个精神家园,不会陷于迷惘、自闭、狂躁;四,有作战后方,什么事情都有战略大本营兜着底,不担心弹尽粮绝,随时有后备队的强力支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沈先碧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沈先碧 发表于 2015-4-2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刘小枫始终是书斋中人、学问中人,常让人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感,没有与任何政治势力有过接触,更不说投机、选边、站队了。他不是政治人物,自然也当不得任何政治性斥骂。——————————————————说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王康论证有化简的冲动,不喜欢带着一大堆考据、注释蹒跚前行。小枫分析、表述务求精细,答案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面若干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毵毵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毵毵123 发表于 2015-4-25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恐怕不是“这一代人都在重新寻找父亲”。很长时间,当代文学里倒是审父甚至弑父成为一个主题,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张炜的《古船》……直到电视政论片《河殇》。在当时成为体制批判的一种替代物。小枫的《拯救与逍遥》也是这一思潮中的一个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毵毵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毵毵123 发表于 2015-4-2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焯父2013-05-20 12:57:26 大跌眼镜啊 不懈陈辞2013-05-20 23:17:06 回复 主2013-05-30 08:12:00 这种东西,让他自生自灭是了。 来自好云楼主的评论北国仔在南国2013-05-30 08:19:03 文革都成了民主,那我们现在是什么? 来自北国仔在南国的评论新浪网友2013-05-30 18:07:46 这哪是学手术语言啊,简直就是黑手党 新浪网友2013-05-30 18:09:27 现在撕裂中国社会的就是这些所谓的民主人士,妄谈民主不了解社会, 新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写作本文前后,曾与西师校友、王康同事有过交谈,并得到他们的启发、助益;对此谨表谢意。但无需说本文责任仍只能由作者担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必须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无力也无意涉及对毛的全面评价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明真相99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不明真相99 发表于 2015-4-25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重新寻找父亲”是王康的问题,而非小枫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arryguo 该用户已被删除
larryguo 发表于 2015-4-2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
刘小枫是研究基督教的学者。老毛是无神论者。 老毛发动的文革,一开始就将基督教扫地出门。各地教堂关闭。神职人员均被送去劳改。刘称毛是国父,估计是害怕文革再来?如果文革二次降临,刘小枫轻者带高帽游街,重者小命不保。称老毛是国父,绝对是添痔之行。对于一个基督的信徒或者学者来说,这是亵渎上帝的行为。而且非驴非马,不伦不类。那些帮闲说客,应该首先劝刘小枫放弃他的基督教研究,应该钻研毛泽东思想,这样再称毛为国父,才是名正言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默 发表于 2015-4-25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政治正确的魔道万万不可继续下去。那种划圈子站队的方法,不是说理、论战的方法,而是打擂台、搞政治斗争、党同伐异的方法。杀人见血的歧途。使用这种方法,除了用者快意恩仇、逞口舌之快、得一时之利,永远说不清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orris 该用户已被删除
morris 发表于 2015-4-2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从记恋过冬妮娅的小枫,到密不透风的刘子,刘小枫的形象可谓千变万化,但永远不变的是他对革命的恐惧,以及小资产阶级式的自我迷恋。毛的文革是刘小枫的原始创伤,无论是基督教式的基于个体偶在的伦理学,还是施特劳斯主义的隐微书写技艺,都不过是他疗救自我的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向瑞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向瑞娥 发表于 2015-4-2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历史学家们自然可以在学手术研究中探究历史的真相,但在大众传媒中,我们只应当传播“好的真相”。而这些公知启蒙智识人,把理性论辩带入大众,结果只能是我们在一些维系共同体的基本问题上的聚讼不休。因为维系共同体的,只能是意见而不可能是真理,这种意见必然是不可以通过理性探究而达成一致的,它属于修辞学而不是辩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