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熊阔海007 - 

我在东京亲历的真实东京留学生黑道事件

[复制链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谁是现代中国最大的“知日派”,或者说“日本通”??孙文、戴季陶、张群、周恩来、汪精卫、鲁迅、周作人、陶希圣、高宗武、廖承志……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轻易举满双手的手指。但是,人们往往会落掉一个人的名字——并不是其名不够显赫,而是过于显赫,乃至一般人反倒不会与知日分子同格视之——蒋介石。

  对蒋氏知日的推崇,见诸从戴季陶到张群、陶希圣等人的著述中。如蒋介石的终身幕僚,从1935年11月至1937年3月,出任国府外交部长,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夕,折冲樽俎,为避免一触即发的战争而奔波于中日外交第一线的张群,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但时隔十七年,彼时之日本,早已不复是昨日之日本,其觊觎中国的野心日趋表面化,欲壑难填,步步紧逼,作为最高军事领袖的蒋介石自然再清楚不过。但他仍以自己的影响力,试图在日本国内唤起舆论同情及对军阀“无知”与“野心”的反制,以软化军部等对华强硬派的立场,打碎其侵略的“妄念”。为了向日本传递“和平”信号,甚至不惜将此前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针自我贬损为“无为无策”。顾及中国国内的反日民族主义声浪,此文在发表时,听从陈布雷建议,署了徐道邻的名字。

  一方面,蒋对日本抱有某种特殊情结,另一方面,在触及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一方面是出于日人的“报恩”思想,另一方面是“反共”、防止东亚“赤化”的共同信仰使然,冈村回国伊始,便焦虑于国共内战中实力的逆转,念兹在兹于如何援蒋。据前陆军参谋有末精三回忆,冈村在辗转病榻之际,仍在叹息:“难道就没有救济蒋介石军队的法子吗??”而与此同时,蒋的密使已经在与冈村身边活动,一项绝密计划开始在水面下推进。


  
  这项计划就是“白团”。1949年秋,由前日本陆军参谋出身的一群“支那通”组成的援台顾问团,经特殊渠道秘密赴台。为安全和保密计,所有成员均使用中文化名。因其团长、前陆军第二十三军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冲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亚洲大区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亚洲大区 发表于 2015-4-28 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