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刚刚去过 发新帖
楼主: 乾雲ㄣ弄巧 - 

古县城那些事...荆门之风土.人文.景观趣谈.

[复制链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据《荆门五千年》载,荆襄古道始于楚,鼎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春秋战国时,楚人出郢都(纪南城)北出方城,逐鹿中原,走的就是这条路。秦时,秦始皇修弛道,南达南郡(江陵)、长沙、桂林、象郡,也是在故楚旧道上的拓宽和延伸。
两汉、三国时期,这里都是主要的通道。东汉末年,刘备自新野南奔;曹操率轻骑五千追歼刘备于长坂、关羽自江陵北伐襄阳,水淹七军,都是经由此道。宋元以降,随着襄阳、荆门、荆州地区地位的日益重要,荆襄地域不断被开发,这条道路的地位才稍降,使用明显减少,加之山路崎岖,曲折蜿蜒,更由于行政、军事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然后北返南郡江陵,取道荆门、南阳、武关返归咸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从咸阳出发,经武关、宛县,沿荆襄古道南下云梦,再顺长江东下,惜在北返途中病逝。千古一帝,过客匆匆。象河的古道仍有一段保持原有的道路,所以到象河后一定要欣赏一下荆襄古道的风貌。抗日战争时期,贺龙率部队从象河水库 荆襄古道南下,部队从早上出来,一直到晚上才走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可见队伍之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水库里的荆襄古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象河古梯田
         明清时期,是人口急剧变动的时代,ZF曾实行三次大移民迁徒,由于种种原因,四川人口急骤减少,国家实行湖广填四川,然后江西填湖广,据《荆门五千年》载:荆门作为四方流民、移民集聚的中心地区之一,接受了大量的外省人口落居。因种种原因,荆门人外流的情况也较普遍。元末明初,是外来流民、移民进入荆门落居的高潮时期,其中又以江西人为最多。在荆门、钟祥、京山等州县,江西籍流民、移民不仅在流民、移民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在落居地的人口总数中也占有绝对的多数,远远超过当地土著人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荆门的一些世家大姓大多来自江西,少数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荆襄山区,是明代流民、移民集聚的中心之一。四方流民、移民集聚荆襄山区,时间过程长、规模大、落居人口多。尽管明初对那里实行封禁,仍挡不住各地流民进入。“娶妻生子成家业者,丛聚乡村,号为客朋,不当差役,无所钤辖。”为了解决山区人口逃流问题,明ZF曾在荆、襄、汉阳等府抚治流民,设官专理流理事务。
山区流民成为盲区,经常有流民起义爆发。统计者一度大规模清山、驱遗流民,但收效不大。于是从明成化年间开始,实行清户附籍,设官治理。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湖泊众多,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京山、钟祥、荆门等地由于流民、移民的大量落居、附籍,里图编制有明显增加。清雍正、乾隆年间,是各地人口落居荆门的又一高峰时期,流民、移民的来源更广泛,人口更多。客籍居民入主后,原有土著成为落籍客民剥削的对象。土著失去产业,或沦为佃户,或被迫他徙。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承天府在“四方襁负日至”和“沮洳之乡,淤水成腴,而浮食寄居操其重赀,乘急称贷,腾踊其息,积重累困夺民居之业并其身而有之”的同时,“土著之民,贫者或逋窜转徙”。
在被称为“流民渊薮”的荆襄山区,清代容纳的流民、移民人员仍相当可观。各地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在汉水两岸,流民、移民的垦殖活动反客为主,成为修建堤垸、垸田扩张的主力,“客堤”甚至成为洪涝灾害的祸源。在急切的生存压力驱动下,由流民、移民为主体的农业垦殖活动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特征和过渡倾向。在山区,与山争,粗放经营,杀鸡取卵,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资源锐减,生物品种减少。在平原,与水争,人进水退,田进水竭,荒田滩涂无不遭到围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湖面积锐减,众多小湖泊“始则业藕,久乃成田”。汉水沿岸各穴口先后筑塞,长堤连成一体。钟祥、沙洋滨汉湖区大半淤平、淤浅,尤其于明代,从而造成洪水灾害年甚一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所以,象河古梯田在民清时期,ZF免除人丁税和田亩税的驱动下,开垦了众多的梯田,种植三年后,由于洪涝大片田地被沙,ZF才禁止种植梯田。        
        象河文化是荆门古城文化象征,建议各级ZF引起高度重视,投入一定的资金,打造象河,重建衙门、寺庙,复修山寨,开垦梯田,修建一条长约100米的古城老街,开辟旅游景点,将古荆门城进行装点,以荆门古城为品牌,建设成以荆襄古道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建设成国家AA级旅游开发区,拉动荆门经济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注释】
(1)直故郢:直,当;故郢,指荆州江陵府,为楚国故郢都。(2)聚邑:居民聚居之所。即今天的街市城镇。(3)揭起重关:雄关耸立。揭,高举;重关,犹重门;关,门闩。(4)殿于乐都:宫殿建在乐(罗)国都城。殿,居后而出众;乐都,康乐之都,即今天所称的繁华都市。(5)名视县内之制:[虽未设县,但]名望、作用等同县制。视,比,同;制,规制;一指山川形制。(6)居殷形束之要:处于形势十分险要之地。居、殷,皆“处于”之义。(7)吏师:官吏。(8)底贡:致贡。(9)会南藩之述职:逢南方诸郡进京述职的官员。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注释】
(1)直故郢:直,当;故郢,指荆州江陵府,为楚国故郢都。(2)聚邑:居民聚居之所。即今天的街市城镇。(3)揭起重关:雄关耸立。揭,高举;重关,犹重门;关,门闩。(4)殿于乐都:宫殿建在乐(罗)国都城。殿,居后而出众;乐都,康乐之都,即今天所称的繁华都市。(5)名视县内之制:[虽未设县,但]名望、作用等同县制。视,比,同;制,规制;一指山川形制。(6)居殷形束之要:处于形势十分险要之地。居、殷,皆“处于”之义。(7)吏师:官吏。(8)底贡:致贡。(9)会南藩之述职:逢南方诸郡进京述职的官员。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11)其肇允经营:荆门设县这件事最早筹划的。其,它,指荆门设县这件事;肇允,肇始,最初;经营,筹划。(12)实王孙昌夔居荆以表之:是国朝宗室淮南靖王李神通五世孙李昌夔任荆南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时上表奏请的。实通“寔”相当于“是”,此;这;就是之意。按,李昌夔新、旧《唐书》及《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均作“李昌夔”表之,上表请建县。(13)命行名建:王命颁布,荆门县建立。(14)缔构:缔造构筑。(15)无几何:没过多长的时间。(16)有勇爵而授赤社于兹者:因战功而升授荆南节度使的人,指张伯义。《旧唐书·德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17)徼驰名于省啬:求取节约行政的名誉。徼:求取;驰名,名声远扬;省啬,节约。(18)因请罢去其号:于是奏请朝廷撤销荆门县。《新唐书·张伯仪传》:“魏州人,以战功隶[李]光弼军。浙贼袁晁反,使伯仪讨平之,功第一,擢睦州(今浙江,建德市)刺史。后为江陵节度使。厚朴不知书。”《舆地纪胜》卷七八荆门军:“寻以基州之地立荆门县,属江陵府,张伯仪奏废之。”(19)岁践更以董之:每年轮派吏卒[在荆门]应付一般行政事务。践更,更赋,为秦汉时徭役的一种,被雇用替代当应更赋为卒的人称践更,此处指吏卒。董,监督管理。(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26)舍:里程计量单位。古代三十里为一舍。(27)瑞节:玉制符节。(28)盖阴相交:谓使者往来络绎不绝。盖,车盖,指代车马。(29)服缦胡者备问俗之对:关卡戍卒随时准备对答过往使者的询问。缦胡,犹曼胡,武士缨带名,指代武士。(30)执刀匕者申饩牵之礼:执刀匕者,指执贱事者。指代厨师等杂役。饫牵之礼,接待供应宾客住宿之礼。(31)距:至,抵达。(32)裴公:裴均。《旧唐书·德宗纪下》:“(贞元十九年五月)乙未,以荆南行军司马裴筠(均)为江陵尹,兼御史大夫,荆南节度使。”(33)矜人:贫病可怜之人。(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41)圜闾架空:圜,市垣,环绕市场的城墙;闾,里门;架空,凌空,即“高耸”之意。(42)建具官:配备应有的官员。(43)糜羡财:糜,费;羡财,余财。(44)汰冗食以资其秩稍:汰,淘汰;冗食,指无专职、坐食官禄的人。秩稍,官员俸禄。秩,俸禄;稍,廪食,官府发放的粮食。(45)落:建筑物落成的祭礼。(46)方:为政的方法。(47)将迎犒饫:半迎,送往迎来,犒饫,犒劳宴饮。(48)厩置符繻:厩,马厩;符繻:均信物。(49)汇:类,族类,以类相从。(50)逾闲:逾法。《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51)封:疆界。此指辖区。(52)教:礼乐教化。(53)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54)师长南宫:谓为仆射。南宫,尚书省。《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太宗曾为尚书令,故此后尚书令不轻以授人。仆射遂为尚书省首长。同书《裴均传》:“就拜荆南节度使……元和三年,入为尚书右仆射,判度支。”(55)介圭:大圭。圭长一尺二寸谓之介。系显要官员的佩饰。(56)华皓:华颠皓首,指老人。(57)须:等待。(58)距跃:跳跃。(59)堙废:废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61)优柔:宽容。(62)郛闬\:城邑。郛,外城,闬\,里门,墙垣。(63)洿:水坑,池塘。(64)感通:谓此有所感而通于彼。意即一方的行为而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此指裴均的德政感动泉神,系谀词。(65)觱沸:泉涌貌。(66)淑旗:秀美的龙旗。淑,善,旗,画有蛟龙的旗帜。(67)四牡之騑:四匹牡马飞跑着。《诗·小雅·四牡》:“四牡騑騑:騑:形容马跑得快。古代达官显贵常乘四马架一车的车轿。这里主要说明裴均进京乘具豪华快捷。(68)傒:等待。(69)却略翩跹:却略,义未祥;翩跹:飘逸飞舞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71)怀:感念恩德。(72)盍命夫:为什么不安排。盍,“何不”合音词:命,差遣;夫,语助词,无义。(73)让:辞却。(74)走是以有授简之辱:走,下走(相当于“我”),作者自谦之词;授简,安排[我]写文章;辱,玷辱,辜负,谦词。(75)贴职于计曹:贴职;计曹,主管国用会计的官府,指尚书省户部度支。刘禹锡永贞元年(805)以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76)章:指裴均奏请复县的奏章。(77)省事:视事;处理政务。(78)逮今以迁人获宥于善部:逮,至;迁人,被贬谪之人(刘因参与王叔文革新未成遭贬);获宥,得到从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81)愧词:不真实的言辞。(82)创物建庸:创建城垣。(83)事功:功绩;功业。(84)营谢:《诗·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传:“谢,邑也”(谢城在今河南唐县,与湖北枣阳近)。(85)城沂:筑沂城。《左传·宣公十一年》:楚令尹蒍艾猎城沂(楚国令尹在沂地筑城),蒍艾猎,即孙叔敖。(86)赋水泉原隰之状:《诗·小雅·黍苗》:“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笺:“召伯营谢邑,相其原隰之宜,通其水泉之利。赋,呤诵或创伤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87)志虑事命日之规:《左传·宣公十一年》:“楚令尹蒍艾猎城沂,使封人虑事,以授司徒。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干,称畚筑,程土物,议远迩,略基址,具糇粮,度有司。事三旬而成,不愆于素”(派遣封人考虑工程计划,报告给司徒。计量工程,规定日期,分配材料用具,取平夹板和支柱,规定土方和器材劳力的数字,研究取材的远近,巡视城基四至,准备粮食,审度监工的人选,工程三十天就完成,没有超过预定的计划)志,记载,书写。(88)谨其本始:恭敬而慎重地记叙复荆门县的历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乾雲ㄣ弄巧 发表于 2015-4-27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