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刚刚去过 发新帖
楼主: 昨夜转西流 - 

什么是修行

[复制链接]
 楼主| 昨夜转西流 发表于 2014-4-25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烦恼即是菩提,疑情即是解脱。怀疑本身就是消除怀疑的过程,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怀疑包含着自身的否定。而我现在心里居然毫无疑情可言,也毫无状态可言,今天重新翻起西方哲学时,居然是阵阵的恐惧与生疏!!生活的洪流可怕如斯。
  现在心里唯一还惦记着的问题就是那个“自性清净云何忽起无明”了。貌似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理论在语言上都无法圆融,都会存在致命的矛盾,最终都会归入类似康德的二律背反。而这类理论问题的答案,无论是东方哲学还是康德,给出的答案都是------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转西流 发表于 2014-4-25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凡是能够说的,都可以说清楚。对于不能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5696776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55696776 发表于 2014-4-25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看空海法师的解脱道次第,刚开始也不太懂,要坚持看,才能有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北调水冷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北调水冷衅 发表于 2014-4-2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rambo_2005 该用户已被删除
rambo_2005 发表于 2014-4-26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楼主,贪、嗔、痴去掉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学5年 该用户已被删除
小学5年 发表于 2014-4-2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舍识用根就是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重新注册用户 该用户已被删除
重新注册用户 发表于 2014-4-26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福德助缘不够,眼高手低,愿望与现实差距巨大,所以才会千万次的去问。
  其实楼主知道路在何方,只是迈不出步子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叶淘夯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叶淘夯 发表于 2014-4-26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etobo 该用户已被删除
aretobo 发表于 2014-4-26 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昨夜转西流
  个人愚见:
  凡事皆有因果,此物最是公平。但因果复杂,若是探寻,徒增烦恼。只要保持不求善因,不畏而我的心态就好,何况因果究竟是虚幻的。
  持名念咒很好,但需长时熏修且坚定不懈怠。尤其在你现实生活中已然面临诸多麻烦事情的时候,心态很难把握,入定入门都很难。在周边人看来还不免有自我麻痹,消极逃避之嫌,往往把事情越弄越遭,进而导致心更烦、意更乱、麻烦更多,恶性循环。当然,如果你根器尚可,意志坚定,先对这些烦恼不管不故,心念挚诚,机缘成熟,在佛力加持下,转烦成智,最终定能治标治本。若能做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retobo 该用户已被删除
aretobo 发表于 2014-4-26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昨夜转西流
  改一下错别字,呵呵,比较笨老毛病:)
  个人愚见:
  凡事皆有因果,此物最是公平。但因果复杂,若是探寻,徒增烦恼。只要保持不求善因,不畏恶果的心态就好,何况因果究竟是虚幻的。
  持名念咒很好,但需长时熏修且坚定不懈怠。尤其在你现实生活中已然面临诸多麻烦事情的时候,心态很难把握,入定入门都很难。在周边人看来还不免有自我麻痹,消极逃避之嫌,往往把事情越弄越糟,进而导致心更烦、意更乱、麻烦更多,恶性循环。当然,如果你根器尚可,意志坚定,先对这些烦恼不管不故,心念挚诚,机缘成熟,在佛力加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uoJinyu1989 发表于 2014-4-26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修行的修是心性的淬炼,修行的行是世间功业。两者对立统一,总概念就是有质量的生活,从生命向慧命的转变。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核心概念。儒家类似概念是内圣外王。打坐静思都是形式,修行目的是幸福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hai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ghai34 发表于 2014-4-2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看你这段话,怎么感觉是你在诋毁小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hai34 该用户已被删除
ghai34 发表于 2014-4-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宝鸡
不断地内观,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最后会发现任何我都不是真正的我,任何对我的定义都是不牢靠的。这个我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有无限发展的可能,但这种变化发展又受复杂的因素条件影响制约,有各种外在环境的牵制,但更多受自己心念的主导。但除了这些,还有一种力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就是生命的源动力,所有生命最根本的法则,我们可以叫它如来,佛性,自性,无为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xulin 发表于 2014-4-2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灭尘合觉
  ——楞严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问道宿命 发表于 2014-4-2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阿弥陀佛,还请娑婆帝师兄讲解下:“以智入道“。所谓能入道者,"智"必须达到对三藏经论一无所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娑婆帝 发表于 2014-4-2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芬兰
若能闻法开悟,即通宗通教。如六祖不识字,初听金刚经开悟,即智慧常现于前,能解涅槃诸经。但知万法一理,八宗圆融。故得智者,于三藏十二部一无所惑。
  又何言为智??顿悟入道要门论言;云何为智??答:知二性空,即是解脱;知二性不空,不得解脱;是名为智,亦名了邪正,亦名识体用。二性空即是体,知二性空即是解脱,更不生疑,即名为用。言二性空者,不生有无、善恶、爱憎,名二性空。
  云何是二性??答:布施知善恶性,布施却有无性,爱憎性、空不空性、定不定性、净不净性,一切悉皆施却,即得二性空。若得二性空时,亦不得作二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娑婆帝 发表于 2014-4-26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芬兰
世人学佛最大的障碍,就是以凡情测圣境。观城市论坛诸聪明人,无不以疑心读诸大乘经典。以文字考据做分别。正是学佛者众,成就者稀的根源。有此辈名僧,如台湾印顺等。虽读遍三藏,著书与人等高,名扬海内外。然流转生死不得成就。何以故??佛言世智辩聪.不可入道。以己分别见解佛意,正佛所谓愚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问道宿命 发表于 2014-4-2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问道宿命 发表于 2014-4-2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师兄所言极是,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ack271 该用户已被删除
jack271 发表于 2014-4-2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您发问让大家结缘,依楼主的聪明才智,我觉的您此贴此问亦是修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昨夜转西流 发表于 2014-4-26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不求善因,不畏恶果。这已然是圣境之人的自然流露了。我也应该效法先哲,量力而行吧。我暂时能做的,就是走好眼下每一步。迟复为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imeimei20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aimeimei2010 发表于 2014-4-26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一切法门都是辅助,并非修行真意。禅宗讲修心道是靠谱,其实就是修善心。知道你不信,因为没有印证,对吗??道理可以讲,但无法证明给你,信与不信还是看你够不够厚道,这一点很公平,也是道本质的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尘半途 该用户已被删除
红尘半途 发表于 2014-4-26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降服己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老牛正月的修行 该用户已被删除
老牛正月的修行 发表于 2014-4-27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昨夜转西流  61楼  2014-02-12 03:05:00
  回复第59楼
  “娑婆世界,烦恼世界。入世出世,大乘之道。”楼主,其实你自已都回答了自已,何谓“修行”,此即是。……
  ==========
  赞叹!!您的演讲很精彩,我应该顶礼您才是!!
  我现在慢慢发觉,其实话说起来也就那么回事儿,关键是自己总是很难体认到,而且大原则的话语实行起来很不容易,总有使不上力的赶脚。
  比如您提到的“此心不动”,修行就是在待人接物,语静动默时做到此心不动。貌似也就是庄子所说的至人用心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1兰亭挥毫 该用户已被删除
711兰亭挥毫 发表于 2014-4-27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韩国
克己修身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