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四平保卫战

[复制链接]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美国
1946年爆发的四平大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夸张点说的话,甚至可以称之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虽然四平之战的规模一般,但是其意义却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有着如此巨大影响力的这一战,小子试着写得有趣一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当然,不能保证一定有趣,但保证一定言之有据。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双方的出场整容。由于出场人数太多,这里就只列一下军级以上参战人员。

  先说国军这边

  白崇禧:人称“小诸葛”,基本可以算是国军阵中的第一名将。

  杜聿明:是蒋委员长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不黄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不黄 发表于 2015-4-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u_99955674 该用户已被删除
u_99955674 发表于 2015-4-24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风舞九天9  LZ 2015-03-20 15:27:00
  1946年爆发的四平大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夸张点说的话,甚至可以称之为改变中国命运的一战。虽然四平之战的规模一般,但是其意义却是无与伦比的。

  对于有着如此巨大影响力的这一战,小子试着写得有趣一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教。当然,不能保证一定有趣,但保证一定言之有据。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双方的出场整容。由于出场人数太多,这里就只列一下军级以上参战人员。

  先说国军这边
  —————————————————
  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写得慢,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说完国军,我们接着说共军

  众所周知,东北共军人才济济,战将如云,像刘亚楼、李天佑、邓华、韩先楚、黄永胜这些骁将的名声并不在国军的孙立人、廖耀湘一级的将领之下。

  但是四平之战的共军参战名单,相较之下,就逊色了不少。

  下面是共军的参战名单

  林彪:这种传奇人物不用多介绍了

  程世才:3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万毅:7纵司令,55年授中将衔

  梁兴初:1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罗华生:2师师长,55年授少将衔

  杨国夫:7师师长,55年授中将衔

  彭明治:3师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地鸵鸟 发表于 2015-4-2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印度尼西亚
咋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呵呵,写得慢,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不理解,既然国共双方都发布了停战令,怎么东北还能大打出手呢??这又是谁先违约呢??

  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停战令上。虽然停战令很明确的规定了国共双方要停止军事调动,停止一切战斗,但是东北是不包含在内的。因为东北是苏联解放的,国民政府还没有正式接收东北,没有接收,自然也就谈不上对东北行使主权。要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必然要由国民政府去接收东北。而要接收东北,必然就要派国军去东北。

  一句话,国军因为接收东北而导致的军事调动,不违反停战令。当然,这只限国军。因为调动军队去东北,是国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好了,背景介绍完了,那就开打吧。

  话说随着苏军逐步撤出东北,国军的接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3月13日,苏军撤出四平。按照之前的接收模式,如果像之前接收沈阳那样,苏军撤出,国军随即进驻沈阳完成接收来看,接收四平应该也没有多大的问题。所以新1军随后接到命令,要求4月2日之前接收四平时,恐怕也没多想。但就在新1军接到接收四平的命令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很有影响的事,导致了日后四平的接收变得艰难无比,旷日持久。这个事说起也简单,就是东北共军抢先夺取了四平。

  在后台待了很久的国共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空5军 该用户已被删除
空5军 发表于 2015-4-24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写的不错,咋不更新了那。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吹牛大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吹牛大王 发表于 2015-4-2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加拿大
前排记号啊
  lz的意思是苏联人撤走了后先有部分国军进入,被钟伟消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写得慢,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鉴于本溪共军对于沈阳的巨大威胁,以及委员长4月2日前接收四平的指示,东北国军的作战方案就比较明了了。当时恰逢杜聿明长官生病,杜长官的同窗挚友郑洞国郑长官代理杜长官的职务。郑长官和当时的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一合计,也没其他办法,本溪的危险不能不闻不问,委员长的指示更不能置之不理。作战部署是以新1军接收四平,以71军主力进攻法库、八面城,配合新1军接收四平。以52军和新6军各一部取本溪,以保障沈阳安全。

  新1军和71军进攻路线示意图

  

  新6军14师和52军25师进攻路线示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atn 该用户已被删除
xiatn 发表于 2015-4-2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墨西哥
国军怎么就是抢地盘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大汉皇叔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大汉皇叔1 发表于 2015-4-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柬埔寨
楼主继续有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hs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xhsang 发表于 2015-4-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继续,很详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正确的说,国军是接收地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感谢支持,写得比较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呵呵,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为了更好的了解共军的心态,我们抄一段文字,“争夺东北的决战已经到来。我之任务,即集中全力消灭进攻之敌,夺取长、哈,控制北满,尽可能保持南满、西满现有阵地”。“这一任务的完成,不仅是直接促进东北和平民主局面的迅速到来,而且对于决定东北人民的命运,我党我军在东北的地位,及全国民主和平局面的巩固发展,都有非常重大的作用。”

  东北共军的这次东北大会战的作战部署如下

  四平方向:以3师10旅阻击、迟滞新1军的进攻,为1师、3师7旅、独立旅等部向四平地区集结争取时间。

  南满方向:以3纵、4纵以及保3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红旗迎风飘P 发表于 2015-4-24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台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教导总队 发表于 2015-4-24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四平之战以后林匪逃过松花江。北满和南满的匪军成建制收编满洲国的军队才是林匪在满洲得手的主要原因。这些前满洲帝国军队形成了林匪的新核心和骨干,满洲国时期每年服过兵役的20万人又为林匪源源不断补偿受过军事训练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教导总队 发表于 2015-4-2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国府收复东北以后一系列愚蠢决策丢了东北的军心和官心。基本不收编伪军,满洲国官员14年的养老金积累一笔勾销等等,还有关内的干部占了所有的好位置。前满洲国的中高层官员没有在新秩序下获得好处,反而大大被损害了既得利益,比日占时期地位大大下降,这些失意的军队和官员多数投了林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教导总队 发表于 2015-4-24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至于民心谁来当权都一样,无论是张作霖、溥仪、委员长、林毛。老百姓日子最好过还是满洲国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感谢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东北共军当时的部队还没有整编好,番号比较乱,所以本想偷个懒简单介绍一下就完了。但是想想后面再介绍一些乱七八糟的番号,可能效果不好,所以还是先硬着头皮介绍一下吧。

  东北大会战的战场,简单分可以分为四平前线,本溪前线,长春前线,哈尔滨前线,齐齐哈尔前线这几个。每个前线都有专人指挥。这里插一句,虽然林彪是当时东北共军的总司令,但是除了四平前线外,其他前线的作战,林彪其实不太管不上。

  最核心的四平前线:指挥官为林彪,兵力为第1师,西满军区第3师7旅、8旅一部、10旅、独立旅,保安第1旅,东满军区第7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二丝 该用户已被删除
二丝 发表于 2015-4-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居然就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写得慢,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风舞九天9 发表于 2015-4-24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共军的问题在于番号既多且乱,这个问题在国军那边就简单多了。但是国军也有国军的问题,就是参战的人数,个人在这方面看的资料少,所以个人比较难以确定实际参战人数。有这方面资料的,还望不吝指教。本人看的资料少,这里列几个资料,供大家参考。

  1、根据《国民党简史》记载,新1军约3万4,新6军约3万4,71军约3万,52军约3万。这个数据个人觉得有疑问,因为这本书还列出了各师的所辖人数。比如52军各师均为约1万人,那3个师就达到3万了,军部及直属部队难道没有人??另外,参考该书的整11师约3万,整74师约3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教导总队 发表于 2015-4-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林彪收编了人家,又不给补给,难道等着饿死。不仅林匪收编的部队靠抢劫过日子,关内出来的老匪军也因为没有补给只能靠抢劫过日子。当兵吃粮,只要有粮吃,部队最起码的纪律就能维持。问题是林匪自己老部队的粮食都没有着落,又没有硬通货买粮食。林匪逃到北满后建立了政权,可以收税弄到补给,还有苏联和北韩可以依靠,补给和武器弹药有了着落才稳定发展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