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三国归司马 - 

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识得真栋梁,临难犹自哭郭嘉。

[复制链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0 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1968年8月20日的夜间,数十万备有现代化武装的苏联和华沙条约其他成员国的军队,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一夜之间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从此,苏联武装占领的漫漫长夜,降临到了这个欧洲小国的土地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苏军侵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就是要向全世界宣示:这就是不屈服苏联的下场!!从血写的历史事实来看:文革中如果不把苏联体系和亲苏分子斩草除根、连根拔起,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之覆亡,殷鉴不远,祸降己身,亡党亡国,万劫不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三国归司马 283楼 2014-06-03 07:52  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3月4日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在飞机掩护下,连续向我国守岛军民发起三次攻击;3月17日,苏联出动步兵百余人,坦克3辆,又一次登岛疯狂向我国进攻;我国边防战士奋起自卫,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击。随后,在新疆铁列克钦地区,中苏两国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此后,苏联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1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所以,在文革中,党政军中凡是有超级大国苏联背景或骨子里亲苏而不是反苏的人,一律被打倒!!亲苏者必被打倒,超级大国苏联操纵的傀儡和代理人必须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1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中国现在有几股最大的外国势力呢??英美系、犹太系、日系、俄系、欧系、阿拉伯系等等。现在中美已正式决裂,中俄正式联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三国归司马 292楼 2014-06-03 08:35  所以,在文革中,党政军中凡是有超级大国苏联背景或骨子里亲苏而不是反苏的人,一律被打倒!!亲苏者必被打倒,超级大国苏联操纵的傀儡和代理人必须死!!  -----------------------------像高岗、刘少奇都是有铁的把柄捏在苏联克格勃手中的,刘少奇的睾丸被克格勃攥着:必须为苏联卖命到死为止!!彭德怀、林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三国归司马 294楼 2014-06-03 08:56  @三国归司马 292楼 2014-06-03 08:35所以,在文革中,党政军中凡是有超级大国苏联背景或骨子里亲苏而不是反苏的人,一律被打倒!!亲苏者必被打倒,超级大国苏联操纵的傀儡和代理人必须死!!-----------------------------像高岗、刘少奇都是有铁的把柄捏在苏联克格勃手中的,刘少奇的睾丸被克格勃攥着:必须为苏联卖命到死为止!!彭德怀、林彪呢??  -----------------------------不“死”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1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经天纬地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识得真栋梁,临难犹自哭郭嘉。楼主:三国归司马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2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三国归司马 274楼 2014-06-03 07:11  古之三国魏蜀吴,一战三国英法德,二战三国德苏美,冷战三国中美苏,今之三国中美俄。  -----------------------------魏蜀吴之三国演义,中美苏之三国演义最经典、最引人入胜,本人有写一部《中美苏三国演义》的狂想!!哈哈哈!!这将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不知国内有人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veaknwah 发表于 2014-5-22 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俄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却是欧洲、亚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既不在西方,也不在东方。经过欧盟和北约的东扩之后,西欧已经把东欧纳入怀抱,进抵俄国边境。两者彼此用猜疑的目光打量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美国赢得冷战,原因是美国没有入侵苏联,而是对苏联实施围堵,限制它的扩张,在阿富汗给苏联放血。苏联的扩张受到限制,不能维护内部的凝聚力。像苏联这样的大帝国,如同以前所有使用武力拼凑的大帝国一样,遇到强劲挑战就可能崩溃、解体。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证。胜利者都有效地利用了帝国内部的矛盾。帝国阵营中有许多人盼望着己方的失败,其程度甚至超过了帝国的直接敌人,因为他们受到直接的压迫。在这种时候,政治制度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因为只有好的政治制度才能使国家和国家集团具有凝聚力,团结一致对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军事占领一定是不稳定的,不可能长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融合才是立国的基础。民族压迫在俄国很常见,车臣的反叛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爆发。另一方面,在专制制度下,利益为特权阶层所独占。阶级的不平等和剥削转化为民族不满情绪和仇恨。即,阶级仇变成了民族恨。俄国的扩张因此走到了尽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3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俄国的北方海岸都面向北冰洋,终年寒冷,没有不冻港也没有大城市。北约和欧盟的东扩,使俄国失去了再次向西扩张的可能。在南方,俄国面对“不稳定的弧”,从土耳其到高加索地区、从伊朗到哈萨克斯坦,都是伊斯兰国家。它的东南就是远东。俄国一直担心中国移民增加将把这一地区逐渐变成中国的势力范围。毕竟,它在远东人烟稀少,距离俄罗斯的中心地带过于遥远。最后,在正东,俄国与日本仍然有领土纠纷,双方甚至还没有签订结束二战的和平条约。再往东,俄国就遇到美国了,两国其实是邻国。即使俄国的国力变得很强大,也很难再次把这些地区变成它的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3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在二战之前,俄国有很多机会参与欧洲的均势。它在欧洲有盟友,也有敌人。所以,虽然它的地理位置偏了一些,却不很孤独。在冷战期间,苏联把中东欧纳入了它的势力范围。西方承认这个势力范围,不予干涉。除了地理位置独特的西柏林之外,双方在欧洲基本上相安无事。冷战时期的阵营是固定的,而对抗是明确的。所以,那时的欧洲外交比较简单,只要站稳立场就可以了。当冷战结束后,中东欧国家投奔了西方阵营,俄国只剩下一个盟友白俄罗斯。这个时候,俄国在欧洲方向上是非常孤独的。欧洲已经团结起来,没有给它留下操纵的余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苏联最担心的是东西两线作战。在东方是日本,在西方是德国。这一局势在苏联于诺门罕打败日本之后才改变,从此日本转向南面发展,把攻势对准国民党和在亚洲的西方殖民者。今天,俄国仍然担心受到包围。在西方是北约,南面是美国和伊斯兰国家,东面是日本和中国。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形成一个针对俄国的同盟,其中一些国家,如中国和伊朗,还和俄国保持一定程度的军事合作。但是,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对俄国产生了压力。这是因为俄国在历史上扩张太甚,树敌太多,有太多的受害者。它的边境线太长,而且在地缘政治和地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3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苏联入侵阿富汗,目的是企图打破边缘地带的封锁,获得暖水港湾。它最终以败退撤军而告终。这场战争不仅消耗了苏联的大量资源,而且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在2003年,美国不顾欧洲的盟国及俄国的反对,占领了阿富汗和伊拉克,继续从边缘地带向心脏地带挺进。美国现在仍在和一个衰落的俄国争夺势力范围,进一步挤压俄国的战略空间。
  高加索地区盛产石油,在地理上更接近俄国的腹地,也是北约向东发展的第一个落脚点,已经有了格鲁吉亚作为北约成员的候选国。俄国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那里,中亚五国次之。高加索地区可能是俄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4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美国、欧洲和邻国都不希望看到俄国再次称霸,俄国继续衰落符合几乎所有这些国家的利益。俄国三面受到挤压,只有北方的北冰洋暂时还算平静。其实,北约的战略是积极防御,不可能侵入到俄国的领土之内。市场比土地更重要,争土地只能是两败俱伤。这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教训。俄国有核武器,有大纵深。现在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愚蠢到用武力侵犯俄国领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4 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当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的时候,俄国领导人欢呼意识形态冲突的终结,盼望俄国和西方融为一体。西方世界的决策者却清醒得多。他们知道,地缘政治的竞争将取代意识形态的争斗。因此,在苏联解体、华约解散之后,以华约为对手的北约却持续东扩。为了防范俄国,欧洲沿着俄国的边界筑起了一道“铁幕”、一面无形的“柏林墙”,从波罗的海到黑海,把俄国隔在了另一边,并尽力把这道“幕墙”向俄国边界推进。这个时候,俄国正陷入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根本不可能对西方构成威胁。构建幕墙的行为表明了西方基于历史的对未来的远见:俄国不会成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因为这道幕墙,在可预见的未来,俄国在它的西方很难有所作为。但是,俄国是一个大帝国的孑遗,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仍然保有一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它不可能满足于偏安一隅。在众多充满戒意乃至敌意国家的环伺之中,如果俄国不能重新振兴,就有可能继续分裂。俄国已经渡过了苏联解体后的最困难时期,它必须表现出某种强硬,也有了这样做的一些能力。2007年,俄国的战略轰炸机恢复了冷战时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例行巡航,主要目标是美国的关岛军事基地和英国。这样,俄国以挑战西方来确立自己的特性和地位。这种行为看似主动,却是完全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俄国注定是一个孤独的国家。以俄国之大,俄国只能成为一个单独力量。当初,普京上台不久,曾向欧洲示好,表示愿意加入欧盟。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评价说:这就像一头熊跳进浴缸,不仅洗不成澡,而且还会把洗澡水都排挤出来。欧洲这个浴缸再大也容不下俄国,普京后来还提议让俄国加入北约。而北约正是为了遏制苏联而建立的军事同盟。这些提议很可能是权宜之计,或者是示好的姿态,没有实质内容。总的趋势是,双方的关系越来越不友好了。北约东扩、颜色革命、乌克兰加入北约的计划都是为了制约俄国。2008年8月,俄国与格鲁吉亚的短暂冲突,结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中国在近代史上饱受侵略和欺凌,尤其需要建设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是,仅有强大的军队还不足以赢得世人的尊重,也不足以给本国国民带来幸福——沙皇俄国和苏联就是一例。俄罗斯文化中最杰出的人物大都受到当权者的迫害,或者是制度的反对者。可以说,俄国的当权者总是和自己的文明相对立。在俄罗斯文明开始昌盛以来的200年间,这种情形没有改变。俄罗斯文明的精华是在与专制制度对抗中产生的。俄罗斯的统治者以坐牢、流放和死刑为对付手段,却从来没有驯服过知识分子,这与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因为在民众的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5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如果把一个多民族国家比作跨国公司,那么,它们最明显的相似之处是,在不景气的时候出售非主营业务,甩掉亏损的子公司,重组剩下的主业。在事业发达的时候向外扩张,兼并。这一点,在俄国表现得最为明显,尤其是在中东欧。但俄国还有扩张的机会吗??
  地缘政治环境窘迫,地缘文化优势缺失——这些因素决定了俄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再次成为超级大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c.俄国的人口问题
  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口下降。冷战之后,俄国人口一直在下降,在2008年不到1.42亿。虽然在政府鼓励下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但据俄罗斯科学院的预测,这可能只是暂时的回升,到2050年,俄国人口可能会减少到1.1亿或更少。这样的人口规模很难在那时的世界体系中维持一个大国的地位,也不足以在它的广袤国土上保持适当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以适当的人口密度为基础,人口稀少将造成劳动力不足和消费者不足。劳动力不足将抬高生产成本,消费者不足将导致经济建设成本过高,尤其在俄国这样大的国家中。俄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5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俄国人口集中在它的欧洲部分。现在,俄国的远东地区只有700万人。俄国的远东与它的欧洲本土之间隔着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山。即使俄国的经济复兴能够长期维持,也很难保持东西两端的平衡。它的“东部大开发”将因路途遥远、气候寒冷、俄罗斯人西迁等问题而难以实现。俄国的远东地区有几座稀疏的城市,但它们经济辐射能力差,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石油、天然气是俄国东部的主要资源,但开采和运输成本高,不足以维持本地区的长期繁荣。况且,虽然中俄签订条约,解决了边界问题,但俄国人知道中国人没有忘记被夺走的100多万平方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5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d.以军事为先的复兴
  1991年7月,苏联应邀参加在伦敦举行的七国首脑峰会。这时,美国刚刚赢得两场战争:冷战和第一次海湾战争。苏联的目的是争取经济援助。在会上,戈尔巴乔夫质问老布什:“美国到底希望苏联成为什么样子的国家??只有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双边关系的许多问题才能明了。然而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到这个时候,苏联已经失去了与西方国家平等会谈的地位,而戈尔巴乔夫已经对苏联失去了控制。这句话表现出,5个多月后即将解体的苏联已经失去了自我,需要“他者”来给俄国定位。在这个危急关头,戈尔巴乔夫不知道苏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俄国的现代化的努力并不很成功。它的工业以重工、军工为主,而轻工业、民用工业欠缺,工业结构畸形。现在,俄国军工产品的竞争力也在下降。维持俄国经济增长的是能源出口。事实证明,在变化无常的市场中,这个模式是脆弱的,不能长期维持。在过去10年中,俄国的地位一直在回升。不过,这种回升是世界能源价格上涨的结果。既然俄国不能赢得友谊,那就设法获得敬畏,最好能让别人害怕,不敢对俄国的利益轻举妄动。别人的尊重和害怕取决于俄国的力量,俄国把军事放在优先的位置。在另一方面,炫耀武力的策略势必加重俄国的孤立,从而使它更加依赖武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6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e.俄国外交与中俄关系
  俄国在外交中一向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在意假动作被戳穿后带来的尴尬。它动辄发出使用武力的威胁,把别的国家推到前方。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俄国外交技巧的评价很高。他认为,在与英国或法国的外交交锋中,俄国总是占上风。恩格斯还发现:
  俄国只愿意进行这样的战争:由俄国的盟国担任主要的担子,由它们的变成了战场的领土承受破坏,由它们提供最多的兵士,而俄国军队则担任后备军这种在大多数战斗中都备受珍惜但在所有的大战役中却能以较少牺牲换得决定战局的荣誉的角色。
  中国人会非常同意恩格斯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6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是不是走错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三国归司马 发表于 2014-5-27 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在冷战之后,中俄关系一直不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国都承受了美国围堵的压力。它们手持武器,背靠背站在一起。俄国面对西部,中国面对东部,形成一个防御的态势。但是,它们也不时回过头来打量,警惕背后的那个国家,尤其以俄国为甚。俄国感受到的压力比中国更大。国际关系现状是对中国有利,俄国可以分散美国一部分的注意力,使美国不能集中更多的力量来对付中国;同时,在与西方关系处于低潮的时候,俄国需要中国的友好,不能多方出击。因为这两个原因,中国也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与俄国合作,使目前的状态维持下去。由于美国实力出现下降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摇de信仰 该用户已被删除
摇de信仰 发表于 2014-5-27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在几乎整个1990年代,中、俄两国都在一起努力,试图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反抗美国的独霸地位。从长期来看,当美国放弃在欧亚大陆称霸野心的时候,美国可以成为中国的盟友。因为到那个时候,美国已经虚弱到退出全球军事霸权,但又强大到在欧亚大陆上保有切实的利益,因此必须更多地与大陆国家合作。这里所说的“盟友”,不一定是由条约规定的正式盟友,更多的时候是出于权宜之计的互相支持。作为欧亚大陆的客人,美国对这一地区没有领土要求,虽然有时会为了石油或其他利益占领一个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但显然不是为了永久占领,把这个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