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刚刚去过 发新帖
楼主: 以圆来化 - 

佛之圆解

[复制链接]
 楼主| 以圆来化 发表于 2015-6-9 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自性具足,自性清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初生的绵羊 该用户已被删除
初生的绵羊 发表于 2015-6-9 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佛家、儒家、道家、基督教、马克思主义、文化神学、文化哲学在根上是有根本差别的。想圆合天下宗教哲学为一家,恐怕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以圆来化 发表于 2015-6-9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荷兰
有人说圆化论能被信佛的人们打死,这里到是信佛的二们被逼死。他们能死而复生才是要关心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光子 发表于 2015-6-9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法国
佛经里的“意象”一词,并不是现代人所认为的“意向”的意思。
  “意”本指人的神思理念、意念。“象”本指有形的世俗万象。
  “意象”是走向圆觉圆满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以圆来化 发表于 2015-6-9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归圆的障碍,是主体认识者与对象为二。人与对象二方的整体是圆,只要放下离圆的二,那就二归一归圆,圆内有二,这就解除了障碍。
  金先生常说的“神思”,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指非圆基础也即是二方基础之思,但“神思”一词本身难表其意。混同于神思妙想之神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网莎拉箍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中网莎拉箍 发表于 2015-6-9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若要给美好人生一个定义,那就是惬意。若要给惬意一个定义,那就是三五知己、谈笑风生。虽然有些事情,从一开始就意味着结束,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果,那是不是就不让它开始呢??如果害怕失去就放弃拥有的权利,那么人生好像也就失去了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光子 发表于 2015-6-9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回圆化先生:
  我赞同您的圆融圆化哲理,是因为你的“圆内有二”的哲学命题。并非你的“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为二的命题。人与外界的二方关系无法改变。就应该承认个体太极之间的“二方”关系。若追究大于该“二方”的一圆,并无助于人对万物太极的认知。认知圆化旋转太极,主要是要避开太极“三界四象”的这些纯二无一的障碍,若陷入三界四象,则没有圆满认知。
  “人神”这个词,来自于上古《易》的“天地人神三界”这句话。
  易,是指太极变易。太极变易,形成的是动物的生命体系。太极变易之前,叫基础太极,天体太极和原子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以圆来化 发表于 2015-6-9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光子先生确认圆内有二,世上就至少有俩个人确认圆基础,这对于人类的哲学、神学、人学走出幽暗困境很有意义。冰体上出现两个水滴,意味整个的变化已经开始。
  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为二,人与外界的二方,这二在整体存在之圆里,圆内主体一方于对象融合运化,这圆自身的变化即圆化。参与这圆自身变化的人,同时也是作为主体主动者为求真圆而化己化他和它,是以圆化之,化而成圆之圆化;是化成存在状态圆和圆美化的圆化,是圆己圆人,圆圆与共之圆化。让思想间明即圆明起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以圆来化 发表于 2015-6-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瑞典
光子先生要包含阴阳二方的圆太极,但不要圆基础,其实“圆内有二”就是圆基础,只是你是否以之为基础。太极内有阴阳,可由此认知圆在之圆包含二方,那是各种相对二方,只限于太极阴阳,就理解不了圆在之圆包含“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二方。耶稣让人舍己,佛教导人无我,都是促人将不属圆的自己舍弃,这需新人的脱胎新生,脱颖而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