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山YHA - 

山水镇江

[复制链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5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期间,曾多次登临北固山抒发报国无门之愁怀,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惠普点点 该用户已被删除
惠普点点 发表于 2014-4-16 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1204年3月,64岁高龄的辛弃疾被调任镇江知府。就任镇江知府后,辛弃疾很振奋,想借此实现多年抗金宿愿。据史料记载,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曾提出详细而有远见的抗金北伐备战计划。同时做了大量细致的抗金北伐准备工作,厉兵秣马进行备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此时,韩侂胄急于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急着要立即北伐。辛弃疾认为,准备不充分就轻率举兵必将导致失败。但韩侂胄一意孤行,不听辛弃疾劝阻。双方观点分歧,矛盾日益激化。饱经宦海浮沉的辛弃疾预感到时局艰危,忧郁袭上心头。一天,他登上北固山,俯视滚滚东去的长江,心潮起伏,满怀忧国悲愤写下了上述两首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从前读书时我曾有过这样一种感触:造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最佳途径是,先让其出生于富贵人家,后又让其家道中落。生于富贵人家,可以保证其能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有足够宽广的眼界与见识;家道中落的好处是,可以让其认识世态炎凉,对人性有较为真切、深入的了解,内心的悲愤可以为其源源不断地提供创作的冲动。那时候举的例子有杜甫、李煜、曹雪芹、李清照、鲁迅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北固山小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6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北固山小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北固山小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北固山小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这么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四月的窗外 该用户已被删除
四月的窗外 发表于 2014-4-1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今天将为大家介绍国家级森林公园:镇江南山风景区
  
  
  镇江被誉为“城市山林”,就是因为不用出城,抬腿就有真山真水,旧时有“三山五岭不出城”,现在这“三山五岭”差不多都剩下遗址了,但著名的三山风景区仍光彩依旧,而南山风景区其实更加壮观、更加优美、更加是真山真水、人文古迹更加众多,在东晋南北朝时,南山风景区的盛名是超过三山的,只是后来为三山所淹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山景区包括有:招隐景区、竹林景区、文苑景区、黄鹤山景区四大景区,景区内重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深水秀、泉涌溪流,山上有树木160余种,飞禽70多种,居沪宁线之首。名胜区内景点有增华阁、读书台、济祖殿、听鹂山房、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挹江亭、玉蕊亭、如斯亭、万古长青亭、鸟外亭、文心阁、学林轩、山水清音池等,游人到此有泉可饮,有洞可探,有鸟可听,“城市山林”正以清晰自然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山的主要风景名胜景点有三古寺——始建于东晋的招隐寺、竹林寺、鹤林寺,三名泉——虎跑泉、鹿跑泉、林公泉,还有三古洞——八公洞、莲花洞、狮子窟等。另有新时期建起的纪念《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文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山风景名胜区在南北朝至明代为鼎盛时期。六朝后,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游览,留下了珍贵的古迹和名胜,其中有梁代昭明太子博邀《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东晋南朝刘宋两代间的著名雕塑家、音乐家戴颙隐居在招隐山中,谱就了“广陵”、“游弦”、“止息”三首古曲。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留下“苏公竹院”,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留下“茂叔莲池”等。在竹林景区东侧有纪念辛亥革命先烈赵伯先将军的陵墓,景区内还有曾出土史前骨化石的莲花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招隐寺:
  南郊名胜在南郊诸山,首推招隐山。
  招隐景区是南山最大的一个景区,招隐寺便雄踞于遍野丛林,一片葱茏之中。
  招隐山原名兽窟山,因南朝著名艺手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拒不出仁而得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招陷寺初建于山上,由戴颙故宅改建。颙只生一女,颙死后,女矢志不嫁,舍宅为寺,故名招隐寺。招隐寺最初创于南朝宋景平元年,距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当时殿宇宏丽,甚负盛名。唐宋以来,几经兴废。清咸丰间,寺毁于战火,同治、光绪间,慧传和尚重建大殿、读书台等,规模已不如前。抗战时,又遭日军毁坏,现在正全面修复,大部分胜迹已焕然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由于南朝著名艺手术家戴颙隐居于此,梁朝昭明太子萧统亦在此编撰了名著《昭明文选》,使历史人物与名山共存,更招引着历代名人:唐朝诗人刘禹锡、骆宾王、宋大学士苏东坡、著名书画家米芾、清朝乾隆皇帝都曾登游此山,并且留有许多诗画。
  可以说这里是“人杰地灵,地灵人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文苑:
  文苑位于竹林寺之东,占地四公顷,依山傍水,为纪念我国南朝著名文学理论评论家刘勰及其文学评论巨著《文心雕龙》而主题造园。文苑环境幽雅,景物奇秀,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魅力迷人的景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竹 径 通 幽:
  文心阁西南面夹山上有大片竹林,万竿修竹漫山密布,遮天蔽日。漫步其中,如临仙境。曲径通幽,可达竹林景点、伯先陵园、植物观赏园。竹林边有一条蜿蜒竹溪,上源于雕塑龙池清泉,下环流文苑全境。临溪建一竹亭、上镂竹刻“虚心直节,激浊扬清”既表现了竹子虚心刚直的气节,也体现了竹溪洗涤凡尘、弘扬正气的性格。闲坐竹亭,但见了竹、亭、阁倒映水中,仿佛是一幅流动的彩卷;把酒临风,则有返朴归真,超凡脱俗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山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南山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苏公竹院
    鹤林寺右边大院中长满了苍翠的修竹,据说是苏东坡栽种的,故叫苏公竹院,其实苏东坡来镇江以前,这里就有大片竹林。苏东坡《游鹤林寺》诗:"郊原雨初霁,春物有余妍。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可见这里的竹子并不是苏东坡栽种的,可能他以后又在寺中补种了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东坡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竹是耐寒植物,四季常青。但我还是喜欢春天的竹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城市山林”:
  山门上“城市山林”四字,是北宋四大书画家之一的米芾的真迹。米芾,也称米颠,米南宫,他和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他与他的儿子米友仁从襄阳来到镇江,深深的被南山的山水所吸引了,他们在南山整整生活了四十年,南山的石林烟雨和自然景色给了他创作的灵感,他在此独创了“米氏云山流派”。他采用了泼墨法和水墨点染法,把南山山水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此,他一直画到生命的终点,他热爱南山,理解南山,深知南山山水的精髓真谛,终于为南山的景观总结出四个字——“城市山林”,用两句话解释在四个字“山中有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大山YHA 发表于 2014-4-19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意大利
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繁紫等待 该用户已被删除
繁紫等待 发表于 2014-4-19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看过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