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路加 - 

唐诗照汗青

[复制链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李白要是在当下肯定写不了那么多好诗,这一路门票收下来已囊洗一空,估计早就心烦意乱了,哪有心思喝酒题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李白到长安经玉真公主推荐进宫,在玄宗身边做的是翰林待诏,这与翰林学士还是有区别的。

  我记得康震还就此有过一番考证,好像说同时代的人对李白并没有以学士相称,不知是否确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哈哈,正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有可能。楼主这一段是演义故事,素材来自于《三言两拍》^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呵呵,结果还是给左冷禅有所知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gssblc 该用户已被删除
ygssblc 发表于 2015-4-23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严子陵不也是着裘高台钓鱼??是真隐士自风流么。所谓“千里不留行”,也不妨碍真见着剪径的便尿了裤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卓荦观史 2015-03-28 13:07:54.0

  呵呵,结果还是给左冷禅有所知晓。
  —————————————
  左冷禅也是猜的,没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唐朝开元、天宝年间非常富庶,从杜甫的《忆昔》诗中可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国家的强盛、政局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很激励文人们去游历大好河山。李白、杜甫和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组团自助游,并且留下了深厚的友谊。高适和李白的年纪差不多。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而且李白天纵英才、誉满宇内,杜甫对他自然很倾慕,曾写下了一堆赞美和怀念他的诗歌,除了《饮中八仙歌》和大家耳熟能详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还有《春日忆李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第十章        万里悲秋常作客
  安得广厦千万间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杜甫的家世。杜甫可被查考的知名祖先,是晋初的征南大将军杜预。史书上说此人不会骑马,射箭的水平也差劲,但是战略眼光冠于当世,人们赞扬他是用计谋打仗,能够以一当万。为晋朝镇守军事重镇荆州的名将羊祜临终前向晋武帝司马炎推荐杜预接替自己,说他将来一定可以灭吴平天下。羊祜羊叔子,就是在襄阳城外有市民为他立了堕泪碑的那一位,熟悉《神雕侠侣》的读者应该不陌生。羊祜的姐姐羊徽瑜是司马师的妻子,也就是司马懿的儿媳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家伙的嫂子,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歇息的狂风 该用户已被删除
歇息的狂风 发表于 2015-4-23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哈哈,正是!!
  —————————————————
  李晓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歇息的狂风 该用户已被删除
歇息的狂风 发表于 2015-4-23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哈哈,正是!!
  —————————————————
  为什么回复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自从王维在画中看出乐师们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之后,受到大音乐家李龟年的热烈崇拜,两人很快结成了好友。你可能不理解怎么会有人的名字里用“龟”这么难听的字眼,其实在古代龟是长寿的吉祥象征而不是骂人的话。比如曹操就写过一首《步出夏门行.龟虽寿》,来表达自己不但要像乌龟一样长寿,更要像老马一样志在千里:
  神龟虽寿,尤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句“老骥伏枥,志在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大明宫词》里王维后来成为太平公主的座上宾,但以二人的生卒年月来看应不属实。太平公主死于李隆基登基的第二年,即713年,而这一年王维年方12岁,尽管王维成名较早,但那也是16岁以后的事了,不太可能与太平公主有交集。这一段出自薛用弱的《集异记》,但这本书中似乎也并未明指是哪个公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杜审言似乎是个很骄傲、自视极高的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卓荦观史 2015-03-29 14:25:44.0

  《大明宫词》里王维后来成为太平公主的座上宾,但以二人的生卒年月来看应不属实。太平公主死于李隆基登基的第二年,即713年,而这一年王维年方12岁,尽管王维成名较早,但那也是16岁以后的事了,不太可能与太平公主有交集。这一段出自薛用弱的《集异记》,但这本书中似乎也并未明指是哪个公主。
  —————————————
  兄台说的极是!!

  其实王维认出霓裳羽衣曲也不是在岐王府。对于没有实名的人,用当时最著名的人来讲故事,人民群众最为喜闻乐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从此人言行来看,毫无疑问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第十二章        遥知兄弟登高处
  西出阳关无故人



  若单论诗歌成就,王维当然略逊于李杜,在盛唐最多排到第三;但若论才华之全面,整个唐朝无人能出王维之右。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另一位千年一出的全才苏轼则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除了诗画双绝、精通音律之外,王维还擅长书法和刻印。而在这些文艺才能之外,王维还很喜欢助人为乐。

  唐玄宗的大哥宁王李宪曾经看上一个卖烧饼之人的美貌妻子,就把人家强占为妾。不知为何卖烧饼的人娶到漂亮老婆的可能性这么高。这位女子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楼主看到这个“郁轮袍”的故事,是出自《唐才子传》,其中未提公主的封号,只言是“九公主”。后人常以之为是曾经权势熏天的太平公主,她是高宗和武则天的女儿、中宗和睿宗的妹妹、玄宗和岐王的姑姑。说实话这个可能性非常小,太平公主因为谋反而被玄宗赐死是在公元713年,那年王维也不过在十二岁至十四岁之间。同时期另一位声名显赫的安乐公主是中宗的女儿,但死得比太平还早三年,可能性为零。其实最有可能的是名气稍小的玉真公主,她是玄宗一母同胞的妹妹,兄妹感情深厚,在天子面前说话非常管用。而且玉真是著名的女文青,她家是长安城里最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对,我觉得也应该是玉真公主。当时文人通过结交当朝权贵,实现晋身官途的比较普遍。后人之所以不太了解他们入仕的历史,主要是他们自己讳莫如深,可能是觉得有损知识分子的形象吧!!李白通过道士元丹丘结识玉真公主,他自己在诗文里就从未提过,后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近期扒出来的。王维自结识这位公主之后,不仅仕途上一飞冲天,而且住的也是宋之问留下的华宅,过了一段相当惬意的生活。公主的知遇之恩不可谓不深,但这种事自己总不能到处说吧??自己不说,外人、后人只能推想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请问李白通过元丹丘结识玉真公主的事情,哪里有介绍??我去看看^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我是以前看康震的一本唐诗讲义中有涉及,好像是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中提到过,BaiDu一下应该能查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卓荦观史 2015-03-29 20:16:25.0

  我是以前看康震的一本唐诗讲义中有涉及,好像是魏颢的《李翰林集序》中提到过,BaiDu一下应该能查到吧。
  —————————————
  兄台真是博览群书,佩服!!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不敢当,过奖了!!来贵贴是学习的,还请向楼主多赐教!!^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第十三章        夫子风流天下闻
  洞庭波撼岳阳城


  王维诗中的将军大概射下了大雕,算得上一位神箭手。中国古代的神箭手很多,比如射箭入石的李广和百步穿杨的养由基,但比他们都更牛的是北周名将长孙晟。他出使突厥时,有次陪同可汗出游,正好遇到两只大雕在天空中飞逐争肉。可汗递给长孙晟两枝狼牙雕翎箭,说道:“素闻将军善射,请用这两枝箭把它们射下来吧。”长孙晟并不推辞接过箭来,返身一边纵马而奔一边抬头观察。等到双雕在空中互相厮打身形重合时,他眼疾手快扬手就是一箭,正好贯穿双雕,还剩下一枝箭还给瞠目结舌的可汗。这便是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废太子承乾,排挤四皇子李泰,以及立李治为太子一事上那么肯出力,其实也是私心大大的,以为李治好控制,哪晓得人家老婆厉害啊!!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算不如天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长安月下
  一壶清酒  一束桃花
  心如烛光
  渴望在幻想中点亮
  一想起你
  我已经开始
  开始   疯狂
  长相守它是啊
  面具下的明媚
  明媚后隐蔽的诗啊
  无缘感悟
  你象迎送花香的风啊
  无辜而自由
  我像闻到蜜香的蜂啊
  爱上你

  《大明宫词.长相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卓荦观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卓荦观史 发表于 2015-4-23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楼主从不假客气。兄台的回帖质量都很高,确实让我很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卓荦观史 2015-03-29 22:17:18.0
  结果无忌在唐高宗李治时代位高权重独揽朝纲,最终挂在了更厉害的武则天手上,因为她要清除自己上升道路上这块最大的绊脚石。
  ====
  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废太子承乾,排挤四皇子李泰,以及立李治为太子一事上那么肯出力,其实也是私心大大的,以为李治好控制,哪晓得人家老婆厉害啊!!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算不如天算。
  —————————————
  伴君如伴虎,哪怕是病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路加 发表于 2015-4-23 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乌克兰
王维有位好朋友名叫孟浩然,“王孟”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这位孟浩然,正是李白借着送别他写出了黄鹤楼七绝第一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那一位,比李白和王维年长十二岁。李白有次路过孟浩然的家乡襄阳,专程去拜访这位前辈,还写了一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虽然文人们之间经常假模假式地互相吹捧一番,但白哥的天才和傲气地球人都知道,能让他用到“高山仰止”这种顶级恭维语,说明钦佩还是相当真诚,孟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