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子规引月 - 

奇闻怪录——听子规讲古代志怪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媚梨拿到书信之后,知道事情已经败露,羞赧不已,急忙将书信投进火中,灭掉痕迹。整个晚上都在啜泣,辗转反侧。想过要自杀,终于还是没有那个勇气。
  天亮的时候,媚梨才知道西门已经自杀,全家人见到西门的尸首 ,争相问媚梨西门为什么死了。媚梨只是一边哭泣一边说不知道。过了几天,邻居们开始议论媚梨以前和约翰的那些事情。媚梨知道这个地方是呆不下去了,于是收拾好衣物,回了娘家。
  父母严禁她在外出,也害怕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约翰前来看望媚梨,媚梨的父母命令门童把他赶走,警告他说以后不要再来打扰媚梨的生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这种世情故事看起来够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比鬼狐故事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9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屏住呼吸看完这个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9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三十六个故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第三十六个故事出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嗯,三十六个了,继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0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梁山伯、祝英台事,自幼闻之,以其无稽 不之道也。近览《宁波志》,梁、祝皆东晋 人,梁家会稽,祝家上虞,尝同学。
  祝先归 ,梁后过上虞寻访之,始知为女。归乃告父 母,欲娶之,而祝已许马氏子矣,梁怅然若 有所失。后三年,梁为鄞令,病死,遗言葬 清道山下。又明年,祝适马氏,过其处,风 涛大作,舟不能进。祝乃造梁冢,失声哀恸 ,忽地裂,祝投而死焉。马氏闻其事于朝, 丞相谢安请封为义妇。
  和帝时,梁复显灵异 ,效劳于国,封为义忠,有司立庙于鄞云。
  吴中有花蝴蝶,橘蠹所化也,妇孺以梁山伯 、祝英台呼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0 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37 午夜惊魂
  这个故事发生在大历年间。
  渭南有一个读书人。不知道什么原因,死在了京城长安,留下了孤儿寡母,值得庆幸的是祖上积下了一些余财,有一个比较大的庄园和几十亩田地。还不至于让母子两人饿死。
  这一年的夏日,格外的炎热。白天知了的叫声好像是没有听过,晚上青蛙的呱呱声也是此起彼伏。晚上的时候,小孩子突然在床上辗转反侧,一阵悸动,显出非常恐慌的样子,读书人的妻子柳氏哄了好久,孩子都不肯安歇,只好坐起来,陪着儿子。
  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因为实在太困了,柳氏竟然睡了,而且睡得很熟。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时间到了三更。
  突然,一位一身白衣的老者仿佛是平地里冒出来的一样,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老者长着满口让人生寒的大龅牙,黑夜中闪着恐怖的光辉。眼睛瞪得象铜铃一般的,五官扭曲的不成人形,小孩吓得连哭都忘记了,动惮不得。
  老者逐渐逐渐飘到了窗前。
  这时候,只见他一把掐住熟睡中的丫鬟脖子,张开那张令人生寒的血盆大口,猛地撕下来一大片连着衣裳的肉块,然后他加快了撕咬的速度,鲜血飞溅,空气里弥漫了血腥味和怪物嚼骨头的声音,不一会儿,丫鬟的骨头显露出来,骨头连着经脉,怪物扯了好久才连皮带骨一块吞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38   树中人
  康熙年间,顺德有个农民,某日在德庆山采集白手术,忽然听见了头上似乎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哭声,抬头一看,见一棵古树上冒出了腾腾热气,过往的飞鸟从此经过,下雨一样掉下来。
  于是,农民拿起斧头把树砍到,只见柑里面躺着几个婴儿,皮肤洁白如玉。问他他却不作声,轻轻抚摸它,它对着农民笑,旁边有个同伴说:"这不是个坏东西呢。"
  两人就地生火把这东西蒸着吃掉了,吃了以后,感觉全身发热。
  便在山谷中寻找溪谷洗澡,洗着洗着,全身的肉溃裂破烂,一块一块掉下来,终于死了。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39轶事三则
  婺源县,在五代时期,曾经发生一件怪事。有一块大黄石,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从山顶上突然滚下来,这块石头晶莹剔透,光洁如玉。偶然间被县里面的狗看见了,于是所有的狗全部围拢在这块大石头前面,狗叫声此起彼伏。主人们连声呵斥,没有一丁点效果。
  过了几天,村里们实在是忍受不了这些狗叫声,于是叫了几个大力士一起把石头推到在水中,乡亲们以为这下这些狗应该不会再叫了。正准备长吁一口气的时候才发现,这些狗竟然俯卧在水边,从喉咙地下对着水里的石头又是一阵发出令人烦躁的叫声。
  乡亲们开始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我从旧楼一直跟到新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Y恐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TY恐龙 发表于 2014-4-10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波兰
40蛇轶事三则
  1) "毒"蛇
  有个叫李舟的人,他的弟弟头部患上了痛风病,久冶无效,家人都是一愁莫展,大家都是无能为力,看着弟弟痛苦的样子,李个子心里异常难受,这时有一个人建议用蛇泡酒可以用来治疗这种病,李舟无计可施,只得抱着死马作活马医的心态,去捕捉了一条黑蛇,不过是在蛇活着的时候,就把蛇封在坛子里,并且放了酒糟。
  蛇在坛子里嘶鸣了很久,东撞西碰,叫声很是凄厉。几天几夜都没有停歇。
  终于,酒熟了,众人剥开封盖,香飘四野,大家舀出一碗酒喝,没过多久,喝酒的人化成了水,只留下了头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好几个故事没有写由处,以后补上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0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怎么感觉比较冷清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1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41    死生相依
  "你爱我吗"
  "爱"
  "今生今世,只爱我一人吗"
  "是"
  "拉钩"
  "好"
  拉钩上吊,今生来世,不变。
  你结婚了,大红的灯笼,亮化了宾客的双眼,觥筹交错,主客尽欢颜。帘外热闹非凡。
  新婚之夜,李郎,我来看你了。
  马上就要梅开二度了,李郎,心情怎样。
  你曾说过,今生今世只爱我一人,可你,如今都要和她步入殿堂,从此,你的心底将不再有我。
  我是要祝福你吗,既然如此,就送件礼物给你吧。
  
  记得当年你向我求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侄,本来是用作妻子的兄弟之女,古时候称诸侯之女,嫁给另一诸侯,则女家的姐姐则被夫家称为侄。《左传》说"侄其从姑"。现在我们称兄弟之子为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讹传讹的。
  唐狄仁杰谏武后:姑侄与母子孰亲。 最早是见于这里。当然,称武氏的儿子为侄,是对姑姑来说的,这些个字,习惯成俗就好,如果写进文章,最好还是叫从子,族子一类来替代 。
  -《菽园杂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1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42    善鬼
  大唐时期,在今江西庐陵,有个以经商起家的财主,他叫田达城,虽然很有钱,但是乐善好施,所以深爱乡里乡亲爱戴,大家都愿意和他来往,都称他为"田善人"。
  他在新城造了一个庭院,闲来无事,他便会在这里居住,品茗赏月,闻夜风之清幽,听鸣虫之呢喃。倒也非常自在。
  这天晚上,他还是一如往常,在吃完斋饭之后,坐在院内的藤椅上欣赏夜色。忽然,他听到了一阵敲门声,笃,笃,笃。
  他连忙叫下人去开门,可是下人打开门之后发现,一个人影也没有,下人连忙跑来回报他,他以为是乡邻小孩子家的恶作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这么一天,鬼和财主说:“我呢,有个小儿子,即将娶樟树神的女儿为妻,因而将要在某日办喜事,所以想借你的后厅用三天,同时也报达你这么久以来对我的容忍,对我的照顾,对我这么大的恩泽。你看可好??”
  财主连忙说别这么说,于是把后厅让了出来,用布慢把房子围上。
  三天以后,鬼说:"打扰之处,谢谢您的体谅,今天喜事已经办完了,后厅还是还给您用吧,恩重如山,愧不能报答。不过你们家那个老仆人,应该狠狠打她一百个板子。"
  财主连忙道歉,把那女仆召过来,刚刚打了几板子,那鬼就求情说算了算了,财主于是让人把那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补上红线原文: 
  红线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青衣红线者善弹阮咸,又通经史。嵩乃俾掌其笺表,号曰内记室。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声,颇甚悲切,其击者必有事也。”嵩素晓音律,曰:“如汝所言。”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身亡,不敢求假。”嵩遽放归。是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淦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命嵩遣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又遣嵩男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女。三镇交为姻娅,使使日浃往来。而田承嗣常患肺气,遇热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以延数年之命。”乃募军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43    三日"天子"
  唐朝时,有个叫苗晋卿的人,科举考了好几次都不顺利,这一年,他做了很大的努力,结果还是失败了。
  那是一个春色明媚,阳光和煦的日子,考上的人都在京城酒家庆贺,他一个人孤零零地骑着瘦驴,从京城大门走出去。
  身无分文,他赊了一壶酒,准备大醉一场。醉到哪,就睡到哪吧,他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不一会,他便带着及第的梦睡着了。
  醒来之后,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睡了多久。只见一个老辣身边,他作了个揖,把剩下的酒给老头喝了。
  老头很感谢他,于是说:"你现在肯定很郁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来,抱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竟然没抢到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哇!!原来和我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1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整理下故事顺序:
  1  即见君子  2隐身手术 3善良的狐狸 4  板桥三娘子  5 猪之歌  6  终有逆袭日
  7  镜姬  8  鱼  9 三生石   10襄阳殡举人
  11可爱的妖怪   12  女鬼田芙蓉  13 红线
  14  假冒的回煞者  15  迷魂香    16曾经沧海
  17少年爱  18报应 19天降仙妻 20怪侠神偷
  21  能饮一杯无  22不贞的节妇  23骁猛少年
  24古代诡黑档案之采生折割
  25雪媒  26妖道  27嫦娥奔月 28定命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间煮鹤 该用户已被删除
林间煮鹤 发表于 2014-4-11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44   桑寄生
  常熟有一个名叫萧观澜的士人,同乡有一姓桑的乡民,为人轻佻放浪,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来讥讽桑某人,用了很多药名,文为《桑寄生传》。在当时,引得邻里竞相传抄,是为佳话。
  原文如下:
  桑寄生,常山人,为人厚朴,少有远志。 据言少年时读书不下局部,等到长大了,益智非凡,过目成诵,古今之事,谈笑间犹如口吐雌黄,天花欲堕。
  生容貌昳丽,自比城北徐,只恨无两妇。鹰骨突出,双眼深凹,类极山中老猱。有门独活就是膂力惊人,运斤如飞,走起路来,赛过千里马。
  和刘寄奴乃总角之交,等刘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1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于是生亲率大军,乘海马攻贼,大战百合,乃不能胜,冥想许久之后,命士兵身负大黄,发赤箭。贼于是溃不成军,有被铁蒺藜绊倒的,有踩上滑石摔倒的,都被砍了首级。唯有先前投降的部分人独活。
  他用延胡索把这些人牵至京都,本想把缴获的珍玩藏私,又想到马援仅仅因为一些薏苡而被朝臣诋毁,而援乃皇后之父,外戚尚如此,何况在下小民。于是悉数上交。
  上亲自劳军。言:"卿等平贼有如剪草,当年孙吴大军也没将军威风,来人,赏月积、钟乳三千两,胡椒八百斛。"
  生谢恩而去。
  生买一红娘子为妾,红娘子者,发如蜀漆,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子规引月 发表于 2014-4-12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非洲地区
生收到诗以后,欣喜若狂,连忙跑到宫中,立马呈上诗句给刘裕,刘裕无耐心,只得下诏让他迎娶红娘子。
  从此以后,生耽于酒色,再也不能防风。也不能抵寒。面似青皮,手比干姜。头似白头翁。上书请求回家养老,上曰汝益壮之时,我就料到你有今天,赐神曲麹酒一百斛。又嫌他头难看,用龟脚巾包住不包吃,让人搀扶下去。
  没过多久,他便死了。
  在他的葬礼上,有人作以下讣文:
  桑氏出于秦大夫子桑,生乃桑白皮之后。据传螵蛸乃其远亲,生年少失父,权不知有父,只知益母。及长,勤于读书,才闻乡里,若郄林桂枝,沅江鳖甲。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