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enhuawei1 - 

北碚旧事

[复制链接]
那是要睡 发表于 2014-4-7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瑞典
现在,好像只有白羊背和澄江才有过河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7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8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应该怎么走??先到水土是吗??江边离镇上远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8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谢谢关注和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8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老水土就在江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钱奴变奴钱 发表于 2014-4-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北碚之父”卢作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他是这座美丽城市的缔造者、创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回复第10楼,            互联网上搜的,小时候经常看到,印象深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渝江唱晚 发表于 2014-4-9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朴实的话语,让一切激昂的的口号都显得那样苍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9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水土也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渝江唱晚 发表于 2014-4-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黄炎培在《蜀游日记》中写道::“与其说因地灵而人杰,还不如说因人杰而地灵吧。原来北碚是嘉陵江上游巴县、江北、璧山、合川四县交界地点,在八、九年前,满地是土匪,劫物掳人,唤做家常便饭,简直是一片土匪世界。现在鼎鼎大名公认为建设健将的卢作孚先生,施展他的全身本领,联合他的同志,把杀人放火的匪巢变成安居乐业的福地……把地方所有文化、教育、经济、卫生各项事业,建设得应有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有人说卢作孚是个飞翔的人,他有一双翅膀,一边是民生轮船公司,一边是北碚实验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他的“实验”,不是像当年重庆主城那样:洋行洋楼、舞厅咖啡厅之类的十里洋场的“上海模式”。北碚不来这一套,而是开拓实业、发展文化和旅游,为民众谋福祉,搞的是“北碚模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9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这是三十年代的北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肖之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丹肖之 发表于 2014-4-10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埃及
这是四十年代的北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肖之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丹肖之 发表于 2014-4-10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埃及
楼主请注意照片上团结桥下行驶的船只,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在营运的合川和北碚到朝天门的客船,以前在江北石门中渡口经常看见,基本是下午1-2点准时到达中渡口码头,印象深刻,俗称“合川划子”不过很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坐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渝江唱晚 发表于 2014-4-1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丹肖之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丹肖之 发表于 2014-4-10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埃及
楼主请注意照片上团结桥下行驶的船只,应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还在营运的合川和北碚到朝天门的客船,以前在江北石门中渡口经常看见,基本是下午1-2点准时到达中渡口码头,印象深刻,俗称“合川划子”不过很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坐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渝江唱晚 发表于 2014-4-1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卢作孚说过:我主张“运动”,把全世界的科学家、工程师都“运动”来我们这里,“大才过找,小才过考”。这样,不但国内人才趋之若鹜,就连德国人傅德利也不远万里而来,担任西部科学院的昆虫研究所主任。1943年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参观北碚,曾不无感慨地说,“最大科学中心无疑地是在一座小镇,北碚……这里的科学和教育机关不下十八所,大多数都很具重要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谢谢补充!!
  也谢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1 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有时间一定要去水土走走。
  中秋节,家里老人买麻饼,必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1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老舍旧居是不是有几家人住哦??我有个同学也是住在老舍旧居里面,住楼上,读书的时候还去耍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1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我小学大寨路,初中4加4,跳舞去过星光银座水晶工会音乐厅,好好玩哟,现在想起来感觉象是昨天的事一样,有我们同一个学校的没得,联系一个撒,希望能碰到小学或初中的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赶山湾 该用户已被删除
赶山湾 发表于 2014-4-11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这些都晓得,只是“天一”都是嘿后头出来的了,和“盛典”、“狂人”、“流金岁月”这些迪吧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飘落的流星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飘落的流星雨 发表于 2014-4-11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匈牙利
以前的狂人是我一个朋友开的,好象是第一个要买票进场的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赶山湾 该用户已被删除
赶山湾 发表于 2014-4-1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身边的世界在随时间的流逝不停的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飘落的流星雨 该用户已被删除
飘落的流星雨 发表于 2014-4-12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匈牙利
这个,要问问这几个老北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2 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作孚园”建在北碚公园一角,在十月的阳光下,空气格外清新,园中卢作孚的塑像虽已陈旧,却依然干净;卢作孚及夫人蒙淑仪的墓静静地躺在草地上;园中石碑颇多,都是晏阳初、梁漱溟等人为怀念老友而刻的话句。墓后一块大理石墙上刻着卢作孚身前说过的话:“愿人人皆为园艺家,将世界造成花园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2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若要今年收成好,请到图书馆去看做庄稼的书。”这句话是卢作孚写在最初建立的北碚图书馆墙上的标语之一。在北碚建设的最初期,他已经考虑到知识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928年,他利用旧庙宇和400本书建起第一个乡村图书馆。如今破庙早已不复存在,北碚图书馆也已搬进了原兼善中学的大楼,但是北碚人仍喜欢沿用它的旧名“红楼图书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fenhuawei1 发表于 2014-4-12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海南海口
北温泉公园、缙云山,至今这两地仍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北碚几所公园的始建者都是卢作孚。那时全中国的都市都很少有公园存在,在公共场所修建公园被视作进步的表现。卢作孚到北碚不久就利用缙云山下的温泉寺修建公园。1929年温泉公园建立之初,经费只有40个银元,用20银元买材料,20元请客吃饭作宣传,设计和建筑劳动全都靠自己,而主要劳动力就是新营房的士兵和受训的青年,其中卢作孚的四弟卢子英带领的少年义勇军出力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