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 

西北漫征塵――西夏與北宋的最終戰爭

[复制链接]
寒江雨雪隐 发表于 2014-6-2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顶顶西夏人吧,挺辛苦的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li886 该用户已被删除
ali886 发表于 2014-6-2 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宋为何要自断臂助,趁宗喀国内乱而据其地??
  我认为从好几个方面来考虑,都能得出结论,宋的做法也非一味短视。
  一、宗喀国是作为牵制西夏的一个重要棋子而存在。而当西夏不复当年之勇,而这个牵制的棋子隐隐有坐大之势时,适当的削弱其实力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白眼狼,别看它小时候俯首帖耳,大起来反咬一口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趁其还不怎么强壮时候,不让它再顺利的吸收营养也很关键。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西夏未灭时,又出来一个西夏。
  二、当时西夏似乎以被打成防守状态,所以宗喀国的牵制作用就显得不再重要,而把战略要地划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观妙真人 该用户已被删除
观妙真人 发表于 2014-6-2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丹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3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呵,没抢上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turgs勇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turgs勇士 发表于 2014-6-2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保留地址
看兄台帖确实需要耐心,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水清有余 发表于 2014-6-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巴西
谢谢上面的两位兄台分别从中山国跟蜀汉穿越来宋夏时期
  
  俺知道俺更得慢
  写得又很罗嗦
  真是很抱歉
  
  
  不过年底以前
  这一时期的夏宋战争就绝对会结束了
  
  不过
  这只是下一阶段更大规模的夏宋战争的序曲
  截至为止所写的这一阶段的夏宋战争中
  童贯还不是主角
  刘法也才刚冒出头
  种师道依然在蛰伏
  察哥也还不很成熟
  可是从这时算起再过10年
  他们都会在西北战场上展开更激烈的冲突
  而整个东亚局势的走向也会因此产生一连串剧烈变动
  
  女真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剑_眉_枉_凝 发表于 2014-6-2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哥伦比亚
帮你顶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感谢大人顶帖
  以下继续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lcon2050 该用户已被删除
falcon2050 发表于 2014-6-2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到西元1105年年底为止,宋徽宗的眼前摆有这四份公文。
  到了西元1106年二月,又有一份公文送呈他的御前――辽天祚帝再一次遣使至宋朝,替西夏请求归还失地。
  几经交涉之后,宋朝方面终於同意了归还自崇宁年间以来所侵的西夏土地。
  对於这个结果,一些看宋朝不顺眼,或是对宋徽宗、蔡京、童贯三人组不满的人们自然很有意见。什么弱宋啦,靖绥政策啦,外强中干啦,昏君奸臣啦的评语一股脑儿的倾泄而出。
  更有激进者恨不能穿越回去,凭著超前宋人N年的先进见识去指点江山,扭转干坤。
  但是,为何在2个月之前,态度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与西夏的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这场战争对北宋政局的影响才刚刚显现而已。
  之后,宋徽宗徙陶节夫知洪州。
  再稍后,刘法也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遭贬。
  折可适之后也没再出现在西北的战场上了!!
  对於陶节夫与刘法的黜落,一般认为是对陶节夫的处份是因为他挑起宋夏边衅的惩罚。
  至於贬刘法则是因为要减弱军方的权力。
  但是,事情未必如此简单。
  由於陶节夫之前党附蔡京,所以这或许是童贯对蔡京与他争边功的小小报复。
  童公公动不了蔡太师,但是动个陶节夫出口恶气还是可以的。
  至於刘法,他虽没有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但更多还是因为宋朝的国力已经难以为继,宋朝的大臣们才会强烈的反对继续对西北用兵,而8是宋粉丝所鼓吹的那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2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更新加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江雨雪隐 发表于 2014-6-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感到“吐蕃小王子”这个提法值得商榷,应该称为“吐蕃王子”更为恰当一些。
  宋代文献中有关西羌的王子应该就是王,首领的意思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王子,公主这类意思,所以用小王子一词略显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剑_眉_枉_凝 发表于 2014-6-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哥伦比亚
感谢falcon大人的指教
  关於宗喀王国的王号的问题
  学界至今仍有不少争议
  日本学者岩崎力就认为“唃厮罗”的意思就是吐蕃语的“王子”,而不是传统所说的“佛子”;而“唃厮罗” 除了是宗喀王国创建者的名字外,还是之后历代宗喀王的王号
  但是咱们自己国产的汤开建先生则认为宗喀王的王号就是“赞普”,而不是“王子”,更不是“唃厮罗” ;“王子”应是指部族首领,或是指有吐蕃赞普血缘的王族成员
  
  不过
  似乎也有宗喀国自董毡以后的王便不称赞普,而称王子的说法
  在本文所叙及的这个时候,似乎赵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lcon2050 该用户已被删除
falcon2050 发表于 2014-6-3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宋夏和议完成之后,夏崇宗得了便宜,也就顺道卖了个乖,遣使分别至辽、宋两国表示谢意。
  夏崇宗虽然不是一个自大自傲之人,但是作了多年的“童子军”把他砺练得相当早熟,再加上亲政以来的顺风顺水也使他对自己有了相当的自信。但是自童贯掌军征河湟以来,他处处被动,虽然他一度反咬了宋军几口,但是总的来说,他仍是时时落在下风。这使他了解到了自己还不成熟,但他没有从自大的极端走向自卑的极端。他还年轻,他还会成长,童贯、蔡京等人都已经老了,他不会永远都落在他们的算计中的,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超越他们的。
  晋王察哥也是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俺……恶俗了……
  记得以前看一些电影电影小说漫画
  好不容易看到最后了
  结果又来了一句――真正的故事,现在才刚刚开始……
  俺不自禁的也仿效了一下
  那些故事有些后来还出了续集,有些则没有
  当然,
  俺这篇文肯定是还有后面的
  
  不过在第二部出来之前
  会先用<外篇>来垫个档
  <外篇>就是之前说过的割舍掉的关於宗喀王国的部份
  之前访竹小妹妹说放在这儿就好
  俺就放这儿好了
  
  小妹妹已经很久没留言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在关注这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看到最后,我不仅想到西夏最后的结局,太悲惨了,野蛮战胜了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
  ◎  西北漫征尘   <外篇> ―― 踏白城之战 ◎
  ◎◎◎◎◎◎◎◎◎◎◎◎◎◎◎◎◎◎◎◎◎◎
  <1.>
  吐蕃宗喀国处於北宋与西夏的夹缝中,在创建者唃厮罗联宋抗夏的策略之下,终求得一席生存之地。
  然而,唃厮罗死后,其幼子董毡虽然名义上为宗喀国之王,但是董毡的号令所及之处只有河湟地区而已。
  熙 河诸州则为其他唃厮罗家族的有力人士所占据。
  宋神宗与其宰相王安石见状,因为担心分裂的宗喀王国可能会为西夏所据有,所以他们决定――抢先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赟中漫步 该用户已被删除
赟中漫步 发表于 2014-6-3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外篇讲的是宗喀王国的事
  但是俺更想说的是关於青宜结鬼章及其一家子的事
  
  
  流云那边的宋史很赞成王韶的开边
  因为他认为唃厮罗王国实际上已经分裂
  西夏又已经对河州的木征伸出了手
  宋朝再不先下手为强
  宗喀王国就会被西夏所吞并
  与其让河湟为西夏所有
  倒不如让宋朝自己将之据为己有
  
  这个判断虽然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
  这也太低估了宗喀王国或者说是董毡的实力了
  
  於是
  宋朝在开边的过程中遇上了青宜结鬼章
  虽然在宋史里,青宜结鬼章好像经常败给宋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现在研究青宜结鬼章最深刻的
    居然是小日本的学手术界
  -----------
  日本mm的治学精神没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lcon2050 该用户已被删除
falcon2050 发表于 2014-6-3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Falcon大人说得在理
  
  现在研究唃厮罗的青唐 宗喀王国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来自其内部的第一手资料
  现存相关史料几乎都是宋朝从外部的观察记载
  这首先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
  再来就是宋朝惯有的上邦心态的――自以为是
  不说别的
  就说《宋史  吐蕃传》里,居然说吐蕃没有文字,处处把吐蕃人描述得跟野蛮落后的原始民族一样
  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至少 ――吐蕃人是有文字的
  虽然中原的文化也许确实更先进
  但吐蕃人也不致於就真的像宋人所描述的那么落后吧
  这除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寒江雨雪隐 发表于 2014-6-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日本
―――这一段不用太认真!!!!!!!!
  
  
  
  
  放假了
  外甥女来家里玩
  当她们知道她们的小舅舅俺正在神游“徽崇”时期的时候
  她们居然提出要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她们商讨如果要把这一段历史拍成电视的话,谁要由谁来扮演
  以下就是她们拟出来的名单
  
  
  
  察哥――裴勇俊
  夏崇宗――黄晓明
  仁多保忠――黄磊
  
  
  
  刘法――泷泽秀明
  宋徽宗――黄唯德
  童贯――王刚
  蔡京――唐国强
  种朴――刘德华
  种师道――刘德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宋史吐蕃传记载应该是“因谓宰相曰:“吐蕃言语不通,衣服异制,朕常以禽兽畜之”只是说言语不通没有说其没有文字,事实上宋人很清楚吐蕃是有文字的,长编“鬼章以蕃字與知河州劉昌祚云,我言勿興土功,乃更修岷州城”“已令遵博斯吉齎蕃字說諭阿里骨”“阿里骨蕃字称,鬼章年老,若在者,乞遣回”多次提到“蕃字”
  另外宋代的文献里基本上已经弄明白了王子的含义,直接用来指代吐蕃的国主或者赞普。王子在吐蕃内部应该也是。
  看长编:“布因為惇言:溪巴溫以董毡之後,人情所附,故欲令還青唐,逐瞎征而復為王子”注意这里宋人说“复为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系舟wzy 该用户已被删除
不系舟wzy 发表于 2014-6-3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昨天放轻松了一下
  今天继续讲正经的
  
  
  首先
  关於“王子”的问题
  俺觉得falcon大人所言应该是事实
  俺记得董毡死后
  阿里骨即位
  可是阿里骨与宋朝的往来仍是用董毡的名义
  有些宋人对此情况是认为阿里骨是篡权的
  所以在情势未稳之前不敢公开用自己的名义
  
  好像有一个宋朝官员一个轻忽称阿里骨为王子
  结果遭到朝庭的责备
  汤老似乎认为王子的称号只有赞普后裔或是唃厮罗家族才可以使用
  而阿里骨非唃厮罗血脉
  所以迟迟不能得到王子的称号
  可见在那时宋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lcon2050 该用户已被删除
falcon2050 发表于 2014-6-3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
  ◎ 西北漫征尘 <外篇> ―― 踏白城之战◎
  ◎◎◎◎◎◎◎◎◎◎◎◎◎◎◎◎◎◎◎◎
  <2.>
  熙宁七年初,在木征还没有与董毡接上头的时候,王韶便以为熙河已定而安心的前往京城开封府向宋神宗述职覆命。
  当鬼章领兵到了河州与木征会合之时,王韶早已经在千里之外的开封京了!!
  木征见王韶不在,便急不可耐的欲立马乘机遣兵夺回河州。
  但是鬼章却比较谨慎,他先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局势:
  ◎王韶虽然走了,但是王韶麾下善战的将领们都还在,宋朝西军的实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上輩子是西夏人 发表于 2014-6-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德国
宋史说怀德是木征之后是错的,关於这点汤老已经考证过了,在下完全同意,宋史说怀德是木征之后完全错,当然宋史是元人根据宋代史料编辑的史料,有一个再加工过程,其中出错也很正常。
  木征只有两个儿子《宋会要辑稿》:诏踢木征姓赵名思忠,为荣州团练使,……又踢其二子忠长邦辟勿兀兀名日怀义,次盖兀名日秉义”
  长编根据《青唐录》《陇右录》记载,溪巴温凡六子:曰隆赞,曰杓拶,曰锡罗萨勒,曰昌三,曰顺律坚戬,曰尼玛丹津。陇右录是高永年所记可信度很高的,可见赵怀德实际是温巴溪之子,益麻党征就是尼玛丹津。
  再看长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