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华山

[复制链接]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0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年前办公室的同事们商量想去爬回山。上哪去,众说纷纷。大家让我介绍个地方,我指向华山:华山经过上千年的开发,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景区了,虽说险,只要多加小心,还是很安全的。从山口到北峰拔高1000多米,行程6公里,3到4个小时即可到达。北峰到西峰拔高500多米,2个多小时就能到了。我们可以住在西峰看日落,早上看日出。第二天游遍华山诸峰,下山时可徒步下山,也可坐缆车下山。
  经过几天商量,大家同意我的方案,决定上华山。这时别的部门的两个同事闻听要相约结伴。想着人多热闹,登山这种重体力劳动需要互相鼓劲,相互照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由于是旅游淡季华山门票50元一张票。门口登山的人看上去很少。进山门后一路都是缓坡,不陡但很熬人,但因为刚进山门,传说中的华山险道还没到,大家都是兴致盎然,并没有感觉到有多累。
  进山门走一会就到了五里关,一路上的休息点很多,大多卖一些上山必备的水、饮料、方便面等。要说明的是,这段路上的小卖点,大多都可以加饮用水,只是贵的多。我们一个两升的水杯加满就要5块钱。但在大冬天能喝上热水还是不错的。这段路我们休息了好几次,没办法,一看见有休息的地,大家都想歇歇脚。
小溪
希夷峡
石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过了五里关。桫椤坪,青柯坪,北斗坪相继出现,如果和我们一样白天登山,这几个地方还是值得停下来看看的,两侧奇峰,中间天然的平地,树木郁郁葱葱,隐隐楼台亭阁,歇歇脚,喊上一嗓子听山间的回音,那感觉真好。其间有个毛女洞也值得一看,那是一个自然洞龛,不过现在也被开发了,成了一个小卖部。
山崖上的小庙
摩崖石刻
过了石桥就是九天宫
九天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过了北斗坪,就到了回心石。从回心石开始,登山险道真正开始,回心石,实际上就是一方大而平整的巨石,立于千尺幢的路旁。只不过我们这次见了两个回心石.起这个名字是因为一般游客走到这里,疲惫之际,一看面前的千尺幢,绝壁倒立,势如刀削,天开一线,寒索倒悬,顿萌回心之意,倒转回头,所以称此处为回心石,实际上这个回心石还有一个传说,好像说是两个道家弟子因不满师傅每天让他们开凿石壁,所以把正在开凿石洞的师傅的绳索砍断逃离下山,却在千尺幢处发现师傅正抽着旱烟袋子等着两人,二徒幡然悔悟,回心转意,所以称此处为回心石,不管是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千尺幢,原来只是一个崖间裂隙,宽仅三尺,只有猿猴攀爬,后来凿壁开通。登阶需要贴壁而上,手脚并用。我们排成一字长龙开始“爬”山,上面人的脚直接就在下面人的头上,大家小心翼翼地攀着铁链,互相鼓劲顺利地爬过了千尺幢,千尺幢上面是个出口罗盘,就好像井口一样,上面是个不大的平台。台上刻写“太华咽喉”, 大概是形容这里的路形犹如人的咽喉食管即窄,又突,而且还长,若从此处堵住,上下就会绝路,真正领教了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回头看看千尺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但紧接着又是一段险路:百尺峡,虽短但也需攀爬而上,但比起千尺幢来说简单很多,在平台稍坐休息,转身而上,只见这里危石耸立,直插云表,令人望而生畏。峡的两壁几乎就要贴在一起,中间却被两块石头撑开,人从两块石头下钻过,心惊胆战,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此石又名“惊心石”果然名不虚传。通过“惊心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上下卡着两块石头,所以能安然无恙,因此后面的这块石头被称为“平心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的千尺幢和百尺峡都已经建了复道,也就是旁边已经开辟了新道,这样上山下山不拥挤,安全,路边都有指示,哪个是上山路,哪个是下山路,方便倒是方便了,也安全了,但少了惊险感。只是淡季华山管委会封闭了一条道。
  过了群仙观,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一条临崖深沟,石级依壁临沟而过,传说这里原来没有路,是老子驾着青牛用铁犁开的,形如耕地时留下的犁沟,所以被称为“老君犁沟”又叫“老君离垢”用道教的话说,就是离开尘垢到达仙境的意思。只是这段路有点险,要不是后人两边加上铁链子,谁敢爬,也就神仙自个敢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过了犁沟门,走过一段平路,就是华山五峰之一,大名鼎鼎的北峰云台峰。好多登山的人到此处已经是意志崩溃,再无向上的勇气了,这里也正好有上下山的索道,倒也方便。
    
    
  犁沟门
  
过了这石刻就是北峰
北峰。
智取华山纪念亭
北峰缆车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家在这里休息休息,看看风景,准备下一段路程。离开北峰,紧接着就是擦耳崖,“仙人砭”与“擦耳崖”相连,这里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人行至此,身体需紧贴崖壁,惟恐下坠,往往使崖壁擦耳。
  在往上走,要爬一段天梯,这段比前面那三险道还要陡,几乎90度,但是很短,不到20米,抓住铁链子倒也不难。要实在不敢爬,旁边有复道,拾梯信步即可登之。上了天梯,是 “日月岩”。
      
  擦耳崖入口
擦耳崖
天梯
日月岩
石刻,纪念日本鬼子投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们小心前行,一会便到了苍龙岭,因其岭脊青黑,蜿蜒盘旋,如同苍龙腾空而得名。它是华山峪和黄莆峪的分水岭。两边山谷,深不可测,另人心惊目眩,不敢侧视,坡陡在45度以上。龙的角是一片已经风化的斜竖着的石头,龙的头是底下的都龙庙,人可以从龙口中穿行。据说唐朝元和十四年,韩愈因阻谏,得罪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吏,在赴任途中曾登华山,当行至苍龙岭时,因为害怕无法下山,而放声痛哭,将所携物品抛于岭下,并作书与家人诀别,华阴县令听到此事后,亲自同人去接,将其灌醉,方得以抬下山。岭上还有好事者刻有“韩退之投书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嘿嘿,韩退之投书处
  
一路走来看到的摩崖石刻
回头看看从北峰到苍龙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爬过苍龙岭,一路台阶,已没有什么险要之处,来到五云峰,我看看时间,前面还得过金锁关方能到西峰,还有一段路,不敢耽搁。我们决定不停歇继续登山。
  金锁关是进入华山主峰区的必经咽喉之道,此处建一关门,关内关外,铁索上挂满金锁,累累串串,非常壮观,顺手举起看看,有祈福平安的,有祝寿健康的,有祈祷高升的,有祝愿高中的,黄色的金锁,红色的布带,十分夺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过了金锁关,山路分为两条,一条先上东峰,再到南峰和西峰,另一条先到西峰和南峰,成一环形。因为计划当晚住在西峰,先看日落。第二天早起看日出,因此我们先向西峰进发。可能由于和大多数游客的安排不同,我们走的这条路幽深恬静,少有人烟,树木郁郁葱葱,仿佛置身森林之中。而且此时天色将晚,加之林间雪色皑皑,阵阵凉风袭来,不觉寒意浓浓,白天出的汗这会已经冰凉。前行不远有一庙宇,是镇岳宫,这庙到怪,一道教庙宇,供奉着药王和观音菩萨。我们打听能否住宿,因价钱太贵,出门而去,继续向西峰进发。通往西峰的路有“小苍龙岭”之称,一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经砍价以50元一人住入前殿二楼。至时山风已起把整座华山吹得呼呼作响,忽想起日落,急忙登上山顶,唉。天边只剩一抹艳红,那日头已落下山去。辛辛苦苦爬到山顶,只因砍价到忘了落日,舍本而逐末。教训啊教训。
      
  
  我们就在这二楼住,这里也是智取华山纪念馆.
  
三圣母殿
落日余晖
暮色中的杨公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夜深了,大家回到住处。拿出带来的小食品和一瓶酒,小吃吃着,小酒喝着,聊了起来。倒也惬意。吃完喝净收拾收拾就晕晕沉沉的睡了过去。不知睡了多长时间,突然被一声呼喊惊醒,“该起来看日出了”。我迷迷糊糊穿上衣服,直奔山顶,天还是黑沉沉的,只见对面东峰灯光摇揣,隐隐传来呼喊声。还有人在夜爬华山哪。掏出手机一看,才4点半。大气,回去把叫起床的恶心两句,埋头又睡了起来。6点半大家起床来到山顶,看见天边出现一抹红晕,拌着几道霞光,太阳羞涩的躲在里面。我极目远眺,只见东峰山体俏丽,松柏参天,远处的云层分为了灰白,青绿,橘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峰顶
  
一路走来好多石缝不知为啥都支满小树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嘿嘿,再发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西峰顶上还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就是斧劈石,此石高长皆有丈余,被一分为二,中间仅能容一人通过。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大家都知道,大家争先在那柄著名的斧子前照相留念。
宝莲灯和劈山斧
斧劈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1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从西峰顶下来后,天基本亮了,找服务员要了几碗碗面和开水,吃完后我们沿着西峰龙脊向南峰走去。
  
  
  龙脊
  
西峰的标准照
炼丹炉
群峰叠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顺着山路我们来到了南峰绝顶,这是整个华山的最高处,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 南峰由一峰二顶组成,东侧一顶叫松桧峰,西侧一顶叫落雁峰。落雁峰上面有个石碑,上写着华山南峰2154.90米。旁边有个“仰天池”,据说常年不涸。登上华山极顶,顿觉天近咫尺,举目四望雾茫茫中隐约可见山峰低绕。更觉心胸放宽,不禁感叹华山的雄奇博大和如履浮云的神奇妙趣
  
  
  路旁的思过崖,据说长空栈道那还有一处。
南峰顶
松桧峰
摩崖石刻
“到此一游”历史悠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下了南峰我们来到南天门,大家进去看了看长空栈道,也不知是天冷还是游客少。被管委会关闭了,其实这地极险,不要钱我也不敢下。
  
  
  由南峰去南天门必经一线天
  
南天门
升表台,亦称聚仙台
下长空栈道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出了南天门我们开始上东峰。见到了东峰南侧的下棋台,传说五代时,赵匡胤与陈抟在此下棋。输掉了华山。后来赵当了宋朝皇帝。华山便可以不向朝廷纳粮。
    
  
  东峰
  
东峰饭店
下棋亭
天真蓝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走过鹞子翻身处,一会就来到了峰顶的朝阳台。台上有个杨公塔,是杨虎城将军所建,西峰上也有一杨公塔,两塔可以互相看见。东峰之东北有巨崖直削,黄白相间,旭日之下,赤光灿然,远处望去,形如巨掌,所以名为“仙人掌”,相传是“河神巨掌劈山”的掌迹,东峰有一险处,华山三险之一的云梯,超过90度的坡,全靠人抓住铁索脚蹬脚窝向上攀爬,很是惊险,云梯旁边用铁架子修了台阶,那里可以顺梯而上,安全的多。
远山
从东峰看西峰,
观日台
杨公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人在绝顶上
  
这样照相可有点险
云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观日亭
华岳仙掌,这可是关中八景第一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下了天梯我们转了转观日亭然后来到中峰,中峰居东、西、南三峰中央,是依附在东峰西侧的一座小峰,古时曾把它算作东峰的一部分,峰头有道舍名玉女祠,传说是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的修身之地,因此中峰又被称为玉女峰。
    
  
  中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玉女祠外的摩崖石刻
  
从这条路下去可到南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其实在华山上我最喜欢的是华山上的松树,你一眼望去那在突兀的石岩中,最纯的便是那松的绿色,嫩嫩的松枝在直直的树干间张扬出去,在灰白色的山岩的映衬下,有如白色雾中的舞者,在狂风的伴奏下,亭亭玉立,随心而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在刀劈斧削的山峰间放眼望去,灰白色的山峰早已失去了土的概念,只有冰冷的石的感受,可正是在这冰冷的山石和脊薄的土壤中,松树在茂盛地生长着。绝壁的岩缝间的松树一般都不大,主干紧紧靠在岩壁,松针在晨风中急速地抖动着。在朝阳的映照下,它象一个靠在母亲宽阔的胸前的婴儿。松枝间是浓浓的,化不开的绿色在飘荡,为华山传递着绿的信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回望长安 发表于 2014-5-2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岩缝间的松枝有借势向上的,也有紧紧抓住石壁向外伸展的,让人头晕目旋。只要我们轻轻松一口气,它可能会落入万丈深渊,它那样吃力、坚韧地挺直自己的枝干,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到何时结束。只有这无以往复的绿色的松针在随风飘荡,随意坠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